重视商业的宜宾人
《史记·西南夷列传》说:“秦时,常安页略通五尺道……及汉兴……巴蜀民窃出商贾,取其笮马、僰僮、髦牛,以此巴蜀殷富”。
古代僰道城近郊三江两岸种植的经济作物,以荔枝、龙眼等水果为主,姜、韭、蒟、麻、茶等次之。荔枝已“园植万株”,一树可收果“一百五十斛”。荔枝、龙眼这类时令果品,必须及时运到僰道城内及僰地其它“有邑聚”的地方卖掉,才能换回果农们的生活必需品。
货币发展
商贸流通促进了货币的使用。新中国成立后,在今宜宾市域内发掘和清理的汉墓中出土了大量的铜钱币。在珙县新民村的汉代砖室墓群中出土有“秦半两钱”、西汉高后时铸造的“八铢半两钱”和汉武帝时的“五铢钱”,还有战国时巴蜀的铜质“桥形币”。
此外在市辖区、县的东汉墓中,还出土为数众多而锈蚀严重的两汉五铢钱和王莽货币“大布黄千”“货泉”。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即宜宾县黄伞汉崖墓群出土一尊陶摇钱树座。该摇钱树座的正面浮雕有一摇钱树,树枝挂满了圆形方孔钱。树下一人荷担,挑的两筐中盛满的也是圆形方孔钱。在高县文江镇水红村还出土一西汉高后时期的“八铢半两”钱石范母。该石范母为石质砂岩,长25厘米,宽18.5厘米,厚5厘米。范母正面有钱范4排,每排7个,共28个。每4个范连通,形成一道铸槽,有铸口。范母残处断面颜色由深到浅,层次清楚,可见是经高温浇铸过若干次的。钱范直径均为2.7厘米,钱文为阴刻小篆“半两”二字。
商业要津
宜宾人善于商业贸易。
位于长江边的江安县有这样的谚语:“肥田当不到幺店子,幺店子当不到破船船。”“三间房子是个店,三块石板是条街”。
宜宾地处三江交会之地,是四川盆地南入云贵高原的门户之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命以今宜宾为起点修筑“五尺道”通向云南,同时,在沿路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派驻官吏,保护和发展商业贸易。
由于秦开“五尺道”,汉开“南夷道”,隋开“石门道”,宜宾城成为西南少数民族与汉族同胞互相融合,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一方乐土,也是我国著名的“西南丝绸之路”的要津。
唐宋时期,西南各民族接触频繁,宜宾的商贸进一步发展。宋时,今宜宾成为当时蜀地著名的八大茶马互市市场之一。滇、黔各族人民以马匹、木材及其它土特产参与贸易,从宜宾市场上换购回蜀地的丝织品、铁制农具及茶叶、布匹、盐、酒等生活用品。
明清至民国,宜宾“水陆交会、贸易四达”。1908年,仅南溪县就有糖坊372家,产糖486万公斤,运销湖北省宜昌、沙市。当时,三江上舟楫如林,古道上马帮成群,背客成线;宜宾城南栈房成街,市上百物云集,热闹非凡。故宜宾民谚有云:“搬不完的昭通,填不满的叙府”。
商学人才
宜宾人的重商,除了表现为前面已经述及的主动参与商贸实践活动,还表现为很重视商业教育和商贸理论研究。
宜宾人吴桐林,曾游历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等国,1901年,他上书请设商部,两年后清廷同意建立商部,所有规章制度、办事细则、机构设置等文件均出自其手。他著有《商务答问》《保商兴教录》等书。
1905年,宜宾商会在城内学院街抚州馆创建,商会总理是陈宣献。1931年4月7日——5月17日,宜宾人在今翠屏区外北新操场及真武山举办了第一次劝业会,以激励人们进行工商业活动,发起人是贺伯辛、兰次骞等,主办人是雷东垣、曹灿如。
为培养工商业人才,宜宾商界人士于1909年创办“宜宾商业学堂”。校址系借用清代科举在学院街的考棚(即今中山街至行署所在地),地方人士推举宜宾县举人赵清熙作校长,这是宜宾最早的一所商业学校。
1942年秋,由刘叔光任董事长兼校长的私立宜宾菁莪高级商业学校正式招生,培养会计人才,校址在信义街滇南馆。抗战时,宜宾县孔滩人邱逸凡之女邱纫兰(民盟盟员),在四川省会计专科学校读书时即参加了黄炎培先生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受其思想熏陶,回宜宾后萌发创办职业教育之志。她曾先后4次将宜宾县孔滩老家的田土、家产变卖,筹款创办了“逸凡职业学校”,主要培养会计人才。后来该校与菁莪高级商业职业学校(今宜宾市八中前身)合并。
南溪城中女子包德明,早年毕业于国立北平大学,是我国著名商业教育家。1949年去台湾后创办了“铭传”女子商业专科学校,至上个世纪90年代已培养出6万余名毕业生,对台湾经济发展多有贡献。
新闻推荐
晚报讯日前,晚报新闻热线99125接到叙州区柳嘉镇桂花村勇敢组部分村民反映,该组村民薛某与他人一道,在自己的自留山上开采石...
宜宾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宾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