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坝苗族乡 依托肉牛养殖助农增收

宜宾日报 2021-12-08 00:58 大字

本报讯(叶青青 记者 郭晓娟)近日,记者在兴文县大坝苗族乡建国村看到,漫山随处可见郁郁葱葱的牧草,牧草地里,兴文县坝中间生态农业公司的养殖户程天明正忙碌着,为他养殖场里的肉牛准备草料。

回到养殖场,程天明一边将刚刚混合好的草料放到饲料槽,一边介绍:“我这里的肉牛以喂青贮为主,既可以降低喂养成本,也适宜规模化养殖。”

程天明已有30多年养殖肉牛的经验,近年来随着肉牛的行情越来越好,他也慢慢从最初的养殖一两头肉牛,到如今常年存栏百余头,并成立了农业公司,力争把肉牛养殖往规模化、科技化、品牌化发展。“这段时间肉牛的行情很好,前几天才卖了100多头,均价2万多一头,单是这次收入就有200多万元。”程天明满脸笑容地给记者算了笔账。

近年来,兴文县把发展肉牛优质产业作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来抓,引导群众大力发展肉牛养殖,并通过积极扶持和发展肉牛养殖户、肉牛适度规模养殖户、家庭牧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同时加强技术服务,组织专家开展技术培训与指导,推动肉牛产业做大做强。

有了好政策以及技术培训、疾病预防等方面的保障,程天明的养殖积极性很高,下一步,他打算对牛场进行扩建,届时,年出栏肉牛将达到1200头,养殖场收入也将翻番。

在大坝苗族乡,像程天明这样的养殖户还有很多,他们通过养殖肉牛,在小康致富路上越走越有干劲。

据介绍,大坝苗族乡目前有肉牛存栏6800余头,50头以上规模养殖户18家,肉牛养殖示范户24户,肉牛养殖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大坝苗族乡副乡长罗斌满怀信心地说:“围绕兴文县确立的‘4+3’农业产业体系,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科学规划肉牛养殖产业,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各项方针政策,发挥养殖示范户带头效应,争取带动更多群众加入进来,真正让群众腰包鼓起来。”

新闻推荐

柔肩挑重担 用坚韧撑起幸福蓝天 记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李秀英

——记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李秀英

兴文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兴文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