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多看了一眼,11 人成功避险

四川日报 2021-11-26 06:25 大字

滑坡现场。 受访者供图

起因

村民李道元例行巡查沟渠时,发现一条裂缝,呼喊大家撤离

结果

3个多小时后发生山体滑坡,山下11人早已全部平安转移

经验

加强地灾培训演练,群众防灾意识和识灾能力大幅提升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寇敏芳

“如果不是李道元,可能我就被埋了。”11月25日,远远望着已被滑坡体掩埋的房屋,宜宾市兴文县僰王山镇新河村村民石纯平仍心有余悸。

11月23日上午,村民李道元例行巡查沟渠发现一条裂缝,沟渠下方就是石纯平等4户人家的房子,他一边跑一边呼喊大家撤离。3个多小时后发生山体滑坡,造成2户房屋严重受损,所幸11人已全部平安转移。

滑坡发生地是一处预案外隐患点。所谓预案外,就是没有纳入四川地质灾害隐患管理的点位,相应地就没有防灾预案和专职监测人员。不纳入预案并非有意为之,由于地质演化的复杂性,地质灾害本身具有很强的动态性和随机性,依靠现有技术手段及认知能力难以发现一些隐蔽性、突发性强的隐患。

据统计,四川省约有80%的地质灾害发生于预案管理外,未知隐患点防灾问题是困扰四川省的一道难题。正因如此,新河村村民的成功避险更显得难能可贵。

发现裂缝,他立刻想到滑坡

11月23日,李道元已连续7天上山巡查沟渠,巡查的主要内容是检查水渠是否畅通、水渠边有无异样等。

冬季水量小,李道元本来三天检查一次,但因为宜宾这些天发生了3场地震,镇上要求对水渠、河沟、陡坡等隐患风险高的地方加密巡查,因此他将巡查改为一日一次,看得也比平常更加仔细。

上午9点,李道元出门,走了差不多40分钟,到半山腰的位置,他看到水渠里的水在快速下渗,形成了一个漩涡。走近再看,发现水渠底部裂了一条缝,有两个巴掌宽。

“我当时就觉得这个不正常。”李道元说,发现裂缝前,他还听到了一声闷响,从土里面传出来的,好像橡皮筋被拉断了。

李道元当即想到这是滑坡的迹象,于是一边往山下跑,一边大声呼喊沟渠下方的4户人家,“赶快出来,山要垮了!”

石纯平正在偏房里收拾杂物,听到喊声连忙跑了出来。与此同时,其他村民也跑出屋子往安全地带转移。

李道元发现裂缝的信息很快传到村组、乡镇、市县,约1个小时后,兴文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僰王山镇相关负责人带着专业地勘人员来到现场。

这时,山体已有明显的滑动迹象。“裂缝的发现十分关键,给群众转移留出充足时间。”驻守兴文县的防灾技术支撑单位省地矿局405地质队的向志宇说,当时山体已进入快速变形阶段,随时可能垮塌,如果村民没有及时撤离,后果不堪设想。

成功避险,功夫还在平时

进入11月,宜宾持续阴雨天气,11月17日、21日、23日,珙县、长宁县、兴文县先后发生地震。

“冬天本来不是地灾高发期,但是地震遇到降雨,地灾隐患风险持续加大,我们要求震区按照汛期的要求落实防灾要求。”省地灾指挥部办公室在震后第一时间对震区防灾工作开展“点对点”督导,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省地灾防范已进入“四季防灾”模式,即不分汛期和非汛期,持续开展日常巡查和排查,尽最大可能发现地灾隐患苗头。

震后,宜宾市迅速启动次生地灾隐患排查,一方面组织专业地勘排查队伍对现有的重点隐患点进行排查,重点看是否产生变形等失稳迹象;另一方面发动群众参与查灾行动,对房前屋后进行详细检查,如果发现裂缝、鼓包等现象及时上报。

从李道元发现裂缝到群众转移完毕仅用了1个小时,而在两个小时后,灾害发生了。能够跑赢滑坡,与经年累月的培训和演练关系密切。

近年来,四川省加强地灾培训演练,群众防灾意识和识灾能力大幅提升。今年仅宜宾市就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培训2562场(次),培训人数84250人,组织避险演练2104场(次)、33814人参演,实现全市隐患点宣传培训全覆盖。在李道元看来,他之所以能看一眼裂缝就想到滑坡,是因为这些年参加培训积累了经验。

在防灾管理方面,四川明确“三避让”和“三个紧急撤离”的刚性要求,宜宾创新建立三方避险转移机制,推动紧急撤离避让深入人心,在转移撤离信号发出后,群众能高效快速完成转移,从而成功避险。

新闻推荐

兴文公安对辖区 培训机构进行安全检查

本报讯(李梦娇)为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经营,维护学生及家长合法权益,近日,兴文县公安局共乐派出所对辖区内校外培训机构开展...

兴文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兴文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