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产业结构 加快转型升级 兴文县周家镇由“煤炭小镇”变身“蚕桑小镇”

四川经济日报 2019-07-23 06:19 大字

随着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兴文县周家镇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了经济由“黑”变“绿”。但发展路上总有崎岖,受去年“12·16”和今年“6·17”地震和国际蚕茧行业不景气影响,周家镇在震后住房重建、交通基础设施重建、产业重建、心理重建4个方面全面发力,又重新走上了绿色发展之路,周家镇也嬗变为一个美丽的“蚕桑小镇”。

坚定信心谋发展

一亩桑园“生金”数万元

近日,兴文县野珍竹荪蔬菜开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大元,正在周家镇石屏村指导村民采摘、筛选和烘干竹荪。

经过一年多的尝试,王大元在桑园种植竹荪和彩云菇获得了成功。虽然中途经历了地震,有一定损失,但没有影响王大元对周家这片投资热土的信心。

“今年,桑园面积将从500亩扩展到1000亩,产值有望达到1500万元。”王大元说,桑园需要的劳动力,从原来的100多人增加到现在的600人。

王大元介绍,在桑园通过“桑+N”模式,也就是每年10月至次年3月种植彩云菇,亩产6000斤左右,可实现收益1.8万元;在3月至9月进行竹荪种植,按照市价干鲜竹荪200元/斤来计算,一亩能够收入约2万元;加上一亩蚕桑7000元左右的产值,3项收入加起来,一亩地收入超过4万元。

当地村民的话也印证了王大元说法的准确性。“今年一直在合作社工作,一个月有3000元收入,比在外面打工划算。”石屏村6组村民唐云先说,“他已经60岁了,还能在家门口上班,太好了!”

而像唐云先一样,每天在合作社上班的人有600多人。除去工资收入,村民流转给合作社的土地,也有一定收益。

由“黑”变“绿”

初尝产业转型“甜头”

“以前的洛浦村到处灰蒙蒙的。现在,放眼望去都是青山绿水,桑园里碧波荡漾。”一谈起村里的变化,周家镇洛浦村村民王天猛便打开了话匣子,“村里的煤矿关停后,开始流转土地发展桑园。去年,综合产值达到37.6万元,今年有望超过去年!”

王天猛原来在矿上工作,是个矿长,煤矿关闭后便失业了,无心务农的他便外出闯荡。借助乡村振兴的东风,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周家镇提出了“人平两亩桑 脱贫奔小康”的口号,王天猛顺势回到农村,在镇上带头流转土地栽桑养蚕,建起了小蚕共育室,搞起了林下乌骨鸡养殖,桑园里还种起了竹荪蛋。

“只要路子选对了,勤劳肯干,收入就很可观。”王天猛说。

破产业转型难题

走“绿水青山”之路

面对产业转型的艰巨任务,周家镇以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 活动为契机,在学习讨论中创新方法、找准对策,在调研中征集民意、解决问题。

立足全镇气候、土壤、空气、温度适合蚕桑生长的实际,周家镇通过深入煤硫矿山、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听取村民意见,邀请专家考察,反复论证研究,确定将蚕桑作为转型发展的主导产业,并将“如何走好绿水青山之路,发展蚕桑融合产业”作为重要课题,努力提升土地价值、延伸产业链条,助农增收。

经过6年的产业转型之路的摸索,周家镇从过去依赖煤经济,转型走上了青山绿水的发展之路。

“近年来,周家镇紧跟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紧扣‘转型发展’主题,以蚕桑产业为龙头,着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探索推行了‘桑+N’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实现了经济由\‘黑色’向\‘绿色’的转变。”周家镇党委书记李文志说。

去年,周家镇全镇蚕桑栽种面积达到1.5万余亩,随着“桑+N”模式在全镇的全面推广,产值有望达到3.7亿元,实现增收1374万元,养蚕户人均增收6500元;发展“桑+蚕+竹荪+彩云菇”基地600亩,亩均纯收益突破万元大关,实现了“万亩地亿元钱”的目标。

刘希蒂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杨波

新闻推荐

兴文县生态环境局 大力推进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

本报讯(李彬)近日,兴文县生态环境局先后组织全县污普工作人员参加省、市、县的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业务培训会,明确了各项职...

兴文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兴文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