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扶贫车间”铺平苗乡山村致富路
四川经济日报宜宾讯(记者 杨波)近日,兴文县共乐镇新阳村村头一栋两层白色楼房尤为瞩目,车间里,三十余台缝纫机排列整齐,村里和邻村三十余名女工正在缝纫机上忙碌着,经过女工们的精细加工,一套套印有五粮液标志的包装袋依次成型。
同样的生产车间在兴文县各贫困村里还有很多,这些小型生产车间是五粮液集团公司“产业扶贫”项目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成为兴文县各贫困村脱贫攻坚的重要阵地,广大贫困村民实现了就近就业和致富增收。
新阳村曾经是典型的“空心村”,年轻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老人、妇女、儿童留守在家。“如果和丈夫一块外出务工,家里老人、小孩无人照料;留守当地,也没有什么赚钱门路。”新阳村村支书陈小华说,如果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一难题,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贫困问题。
新阳村的难题在2017年发生了改变,当年,五粮液集团公司援建的“扶贫车间”正式立项,作为对口帮扶兴文县精准脱贫、产业扶贫的重要项目,新阳村获得一条生产线,总计45台缝纫机设备。当年7月12日,新阳村车间正式开业,同年9月正常运行开始承接订单,初期吸纳员工20余名,其中贫困户8人名。
“扶贫车间”的落地不只鼓了村民的腰包,还为村集体提供了经济支撑。陈小华介绍说,去年依靠“扶贫车间”,村里有了3万多元的收入,村集体有了收入,做事也就有了底气。
目前,五粮液集团公司已投入100万元用以改建“扶贫车间”,捐赠300台套缝纫设备,并提供技术培训、管理服务和订单支持,在兴文县12个行政村(社)启动“五粮液扶贫车间”。生产由五粮液提供原材料,产品加工后集团全部收购,带动500名妇女在村里就业,每年可为当地增收1200万元。
今年4月,五粮液集团公司挂派挂兴文县委副书记李小波带领兴文县相关部门及 “五粮液扶贫车间”员工一行50余人,到五粮液集团公司交流学习。在宜宾圣山家纺公司,“扶贫车间”员工们参观了宜宾家纺公司布料配送车间、产品生产车间等地,实地了解产品原料、生产加工、技术培训、流程管理等情况,圣山家纺公司管理人员还向兴文县“五粮液扶贫车间”员工在生产技术上的细节问题、难点问题和操作技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扶贫车间”采取“企业+贫困村+车间+贫困户”的方式,重点发动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留守妇女、在外务工人员就近在“扶贫车间”就业,实行按日计薪,村集体依托“扶贫车间”,加强对服装加工、工艺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招商,通过厂房租赁、订单生产、管理服务等方式实现增收。
同时,村集体利用集体闲置土地、房屋等集体资产,新建或改建车间,并配套水电等基础设施,共同促进“扶贫车间”建设,实现了企业、村集体、贫困户三方共赢。企业节约了土地费、新建厂房费、工人培训费等,运行成本降低4成;村集体通过厂房租赁、订单生产、管理服务等方式,预计每村实现近10万元的年均增收;贫困户实现了就近务工就业,人均月收入可达到2000-4000元,远超脱贫标准。
新闻推荐
本报讯(高中云邓方银)5月24日早上,兴文县五星镇蚕农黄德江收到兴文农商银行发来的一条短信:“您尾号2856的账户于5月24日...
兴文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兴文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