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文县竹产业发展的思考

宜宾日报 2018-12-29 01:01 大字

□朱远鹏

在当今全球气候变暖,木材短缺的背景下,以竹资源利用发展的竹产业成为全球公认的绿色产业,拥有巨大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兴文县要以建设川南竹产业集群为目标,分区确定竹产业发展方向,主抓林业集中区建设,大力促进林竹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经营,加快竹产业、竹加工、竹旅游等全链条提升,努力把竹产业打造成为富民产业、绿色产业。

科学做好竹产业发展规划。围绕建设“川南竹产业经济带”的目标,因以“3321”的发展布局定位全县竹产业的发展,建设以楠竹为主的笋材两用竹产业基地、以方竹、筇竹(罗汉笋)为主的笋用竹基地和以造纸为主的纸浆竹产业基地的“三大竹产业集群”,提升打造僰王山竹生态旅游景区、古宋-太平竹生态旅游景区、仙峰竹康养景区等“三大景区”,建设仙峰方竹良种繁育基地、莲花镇巨黄竹良种繁育基地“两大良种基地”,建设太平竹工业园区“一个园区”为基础,大力开展造竹行动,引进、发展壮大一批以竹家居产品、竹工艺产品、竹笋系列产品开发等创新型企业,迅速形成规模效应。

着力解决干部群众思想问题。通过组织召开竹产业发展研讨会、现场会、实地调研,以及深入村社、农户召开院坝会、群众会等方式,让干部群众充分了解我县竹产业发展情况,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懂得造竹不是任务,而是帮助群众增收致富的产业门路。通过开展造竹动员、算账对比,把竹产业作为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脱贫攻坚主导产业进行推广,向群众灌输“半亩竹子一年粮”的思想,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充分发挥“干得干不得,党员、干部先晓得”的示范带动作用,以自身示范调动群众的造竹积极性。

完善产业链条推动产品开发。在合理的半径内,引导在竹产区就地开办竹产品粗加工厂,将竹、笋原料按照质量要求就地进行半成品粗加工,加工后的半成品再运至相应企业加工成产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竹产业行业龙头企业,引导工商资本、民营资金参与竹产业开发,弥补产业链条短板。支持引导县内竹产业加工企业共同组建产业链条,从竹根、竹材、竹叶、竹笋、竹提取物甚至竹粉末均有企业负责进行开发利用,不同企业生产不同种类、档次的产品,使产业开发系统化、链条化。

加强政策扶持促进效益提升。把发展竹产业作为打造长江上游重要生态保护屏障和大规模绿化兴文的重要举措,最大程度发挥竹资源生态效益。通过林权制度改革和相关林业政策的调整,将造竹在享受相关鼓励政策的同时,探索将竹林纳入适用生态林保护政策范围进行覆盖。同时完善公益林更新改造采伐政策,让群众多方受益,激发造竹热情。

唱响“大竹时代”助力品牌提升。抓住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响亮提出“大竹时代”品牌定位。结合竹资源可再生、可持续的特点以及竹子高贵品质内涵,通过科学的市场营销策划加大“大竹时代”品牌宣传推广力度,牢固树立竹产品生态、环保、自然、健康的产品形象,着力形成“食竹(食品)是健康的,用竹(产品)是环保的,赏竹(景观)是高雅的”的消费理念,让种竹、食竹、用竹、爱竹、赏竹成为新风尚。

强化科技支撑促进产品开发。加大对全县竹产业的科技研究与推广,通过优良品种推广、竹林丰产技术培训,大幅提升单位面积效益。充分发挥兴文县方竹研究院作用,积极聘请专业技术人才为顾问,强化特色产品技术研究,加快成果转化;通过研究院与相关高校及省市林科院等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科技攻关和人才培养。加强县乡林业科技人员培训,提高实用技术服务能力。

多元拓宽渠道打开销售市场。鼓励和引导竹产业企业和造竹大户组建竹产业专业协会,引导协会成员开展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互通,加强行业内联系,共同开拓竹产业市场。鼓励企业开设专卖店和商场专柜,协助企业利用同类行业的成熟营销渠道进行产品销售。支持石海竹业、九业食品等竹加工龙头企业维持并拓展境外营销网络,发展产品销售终端。引导和帮助企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增强网络线上销售能力。

依托自身优势做强旅游康养。把竹产业作为乡村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大力开发大礼-大田湾-金鸡山-双凤环线的“竹韵乡村爱情线”;高标准建设宜长兴百里竹景观带(兴文段)并延伸到石海景区,新建石海僰王山两海互通连接线并融入竹景观,打造中国最美竹景观慢游景观大道。升级打造僰王山4A级景区,大力推动僰王山竹文化主题公园并建设以竹文化为主题的精品酒店,在仙峰打造以方竹迷宫为主的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

(作者系中共兴文县委副书记)

抢抓机遇推动竹产业发展

新闻推荐

2018年全市联动-全民健身广场舞大赛举行

晚报讯2018年宜宾市全市联动-全民健身广场舞大赛于近日在兴文县举行。这是在国家体育总局推出12套广场舞、四川省体育局推...

兴文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兴文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