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路上党旗红 ——兴文县激发党建活力促发展纪实

宜宾日报 2018-06-29 04:13 大字

[摘要]——兴文县激发党建活力促发展纪实

兴文县抓党建促脱贫奔康“三联三同”活动暨学雷锋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乌鸡美食文化节石海竹木产品移风易俗促乡风文明”三联三同“走访

□段方方

2018年5月30日,随着最后一对钢轨在兴文石海站附近平稳落下,成都至贵阳高速铁路四川段正线钢轨顺利完成铺设。一时间,工地沸腾:“兴文人高铁梦马上实现了”!

数载艰辛,方有梦圆。一位高铁建设者感慨地说:“能够攻坚克难,顺利啃下高铁建设的硬骨头,共产党员冲锋在前、不计牺牲、敢于担当的先锋带头作用不可忽略。”

是的,总有一股力量鼓舞着苗乡儿女,总有一种精神让党旗熠熠生辉。

1“三联三同”

脱贫奔康不落一人一户

兴文县地处川渝滇黔黄金节点,是四川省最大的苗族聚居县,也是乌蒙山区贫困县,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任务繁重。

脱贫奔康路上,绝不落下一人一户。

“老蒲,这个月乡镇给你们贫困户发的到户产业资金,你收到没有?”“放心,收到了。”5月29日,兴文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社会扶贫股股长祝洋,按日常惯例,来到青山岩村贫困户蒲长奇家,督查扶贫工作日常推进情况。

听到蒲长奇肯定的答复,祝洋又拿出手机点开一个APP,对照里面的内容进行查看,并拍照、上传进行更新。

打开APP,贫困发生率、义务教育保障、医疗保障等近百个指标,通过手机操作就可监测脱贫摘帽所有指标进度。

这源于兴文县今年全面启动的“三联三同”活动,“干部联户”创新推出“兴文县居民户信息数据精细化管理平台”APP。

创新脱贫攻略,全县13万余户家庭皆有干部关注联系,采集录入、动态掌握全县农户信息。

为确保今年全县脱贫摘帽,兴文县大力抓党建促脱贫奔康,“三联三同”,通过“组织联建、领导联村、干部联户”,实现“党群同心、干群同力、城乡同富”。

目前,通过“领导联村”,57个贫困村和77个重点非贫困村都有一名县级干部联系,259个村(社区)都有一名科级干部联系,实现了优化项目支持,推动政策落地。

乡村振兴,兴文迸发活力。

然而,农村发展面临一些问题,如农村土地资源有闲置情况、人口外出务工人数较多、农民在“家门口”就业渠道还不通畅等。

“三联三同”中,通过深入联系群众,把联系的过程变成谋实招、促发展的过程,因地制宜,分区域、分产业研究地区发展方向,制定一村一品或多村一品的发展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片(村),推进财政产业扶贫资金量化入股、鼓励“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方式,千方百计壮大优势产业,增加群众收入。

2人才归巢

变“高校引才”为“高校约才”

乡村振兴最大的问题还是人才。

然而,对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区而言,“孔雀东南飞”现象成为困扰发展的一个难题。

近年来,兴文县在千方百计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同时,围绕如何留住人才、培育人才、用好人才,激发现有人才队伍活力,在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尝试。

为解决紧缺专业人才量少质低难题,兴文县创新引才模式,大力实施“苗乡人才归巢计划”,变“高校引才”为“高校约才”,促进优秀人才回流。

宣传颇有声势。积极宣传动员兴文籍优秀应届高中毕业生参与“苗乡人才归巢计划”,对符合条件且自愿参与归巢计划的学生,择优进行资助,并委托高校定向培养。

6月1日上午,兴文县委组织部相关人员走进兴文县职业技术学校,对兴文县职业技术学校40多名高三学生进行兴文县2018年“苗乡人才归巢计划”校园宣讲。

截至目前,已经完成对2900余名县内高中应届毕业生宣讲工作。

邵启岚,就是2017年“归巢计划”34人中的一员,去年考入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我就是想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为家乡生态环境建设作出贡献,归巢计划的帮扶给了我信心和动力。”邵启岚在大学认真刻苦,“冲刺”奖学金。

选中“好苗子”,如何资助?

根据资助培养学生被录取的院校情况,实行差异化资助,被“985工程”“211工程”院校提前批和第一批录取者,考核合格按1.3万元/人·学年标准给予资助,被其他院校全日制本科录取者,考核合格按1万元/人·年标准给予资助。

今年,已确定急需紧缺型专业9类28个,资助培养学生30名。

“归巢”后的岗位安排是大学生们最为关注的。

资助培养学生毕业后6个月内必须通过招考、招聘等方式直接到兴文县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县属国有企业工作。未考聘上的资助培养学生,直接统筹安排到兴文县机关、事业单位临聘岗位或公益性岗位工作,让受资助培养学生有位有为、才尽其用。

3“互联网+”

“微腐败”戴上“紧箍咒”

全面从严治党,兴文探索之路从未停。

“手指轻轻一点,家乡事务全显。”乡镇党员队伍建设,惠民政策落实情况,村内财务收支明细……这些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村内事务,如今打开微信“村务公开监督群”,一眼就能看明白。

“互联网+”,探索村(居)务微信公开监督的新路子,为遏制基层“微腐败”的发生戴上了“紧箍咒”。

2017年11月13日下午,兴文县太平镇万民村微信村务公开审核会上,第一项事务,大学生村官陈平把《发放90周岁以上老人长寿补贴金人员花名册》发送到“万民村村务公开监督群”里,不到10分钟,参会人员同意通过该事务。

随着一项项事务逐步公布到微信群,300余名村民在群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第三季度的奖励扶助名单好久公布?”“今年医保怎么缴?”……而同样在群里的“村三职”干部、太平镇政府有关部门人员等“@”提问的村民,提供相应的数据、答案或政策法规。

像“万民村村务公开监督群”这样的微信群,在兴文县有259个,实现了全县村(社区)微信群全覆盖。

同样是互联网的创意,机关作风也来扫码。

前段时间,兴文县中石化加油加气站职工唐才英从兴文县质监局办事出来,拿出手机对着大门处张贴的二维码一扫,对工作人员态度点了“十分满意”。

“扫一扫二维码,办事的老百姓就可以点评机关作风,看谁还敢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唐才英对扫码评作风点了个赞。

去年7月开始,兴文县纪委在全县41个政府部门、15个乡镇设置了286张二维码邀请群众开展监督,办事群众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相关部门相应股室的评价界面,对机关人员服务态度、工作作风、廉洁情况等进行评价评议。

过去的辉煌,是为了明日更好地起航。

飘扬的党旗指引着前进的方向,凝聚着发展的力量。

(本版图片由兴文县委宣传部提供)

新闻推荐

危险时刻 兴文民警奋勇灭火

本报讯(胡琪晴)近日,兴文县公安局接到群众报警称:一处房屋着火,向警察求助。接警员接到报警后,随即组织力量赶往事发地点。民警...

兴文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兴文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