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加强科技创新 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 ——四川省气象学会五年工作回眸

四川科技报 2018-01-10 12:57 大字

[摘要]——四川省气象学会五年工作回眸

四川省气象学会成立于1960年,现有会员单位39个,注册会员1500多名,下设12个专业(工作)委员会,涵盖全省气象、民航、航天、林业、农业等部门以及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是中国气象学会常务理事单位。

近年来,在省科协的正确领导和省气象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广大会员和会员单位的热情支持和密切配合下,四川省气象学会在承接政府职能、强化学会组织建设、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加强气象科普宣传、促进人才成长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2013、2014年被省科协评为“十佳学会”,2014年被中国气象学会评为“全国气象科普先进集体”,2015、2016均被省科协、中国气象学会评为“先进集体”,2017年省气象学会副秘书长王玉萍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评为“全国科协系统先进工作者”。

整合学术资源

加强气象科技创新

加强行业学术交流,坚持办好学术年会。学会从2003年开始,在省气象局和常务理事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年会制度,坚持每年召开综合性、开放性学术年会。五年来共出席年会的科技人员达1000余名,收到论文1200多篇,编辑年会增刊论文5集共600余篇,评选表彰优秀论文62篇,分会场交流50场,并编辑出版增刊论文集7500册分发给各会员单位科技人员。

参加和承办全国性的学术交流活动。2013年以来,学会有200多人次科技人员参加了全国性学术交流或省科协组织的学术交流。2013年至今,学会举办了高原山地气象研究暨西南区域气象学术交流会、高原山地气象研究暨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学术交流会等学术交流会。同时各学科委员会积极配合挂靠单位,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

开展评优工作,促进人才成长。为着力构建一支适应气象现代化需求的青年气象人才队伍,学会2014年表彰奖励了50名四川省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同时,经学会推荐,李跃清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敬枫蓉、姜永育荣获“全国气象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肖递祥、杨玲、蔡季新被中国气象学会评为第八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王玉萍、李一平、田密被评为“优秀学会工作者”,范明、曹廷荣获“全国校园气象优秀辅导员”称号;由敬枫蓉等人编制的气象科普音乐剧《雷曼不死》获第九届全国优秀气象科普作品二等奖,饶华等编写的歌曲《风雨雷电,我梦追随》获第九届全国优秀气象科普作品三等奖。王玉萍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评为“全国科协系统先进工作者”。

积极开展宣传活动

推动气象科普社会化

五年来,学会坚持以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为主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注重横向联合,推动气象科普的社会化。

举办气象科普活动。每年“3.23”世界气象日、“科普活动周”、“减灾防灾日”前后,学会都在全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气象科普宣传活动。通过拍摄专题宣传片,在报刊上刊发科普宣传文章,召开大型科普报告会和专题座谈会,开放科普教育基地和各级气象台站,展示四川气象事业建设成果和气象防灾减灾成绩。同时通过举办气象科普图片展览、气象科技咨询服务、科技下乡赶场、发放各种科普宣传材料等活动,将气象科普融入千家万户的社会生活中,每年接待学生及社会公众万人以上。

组织“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活动。为广泛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宣传,每年7~8月间,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四川省气象局、四川省气象学会联合组织开展四川省内“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活动。5年期间共有5000余名志愿者组成460多支分队,前往省内各地市州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工作。

同时,四川省气象学会和成都市金牛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联合主办了金牛区小学教师“气象部分”专题培训。帮助80余位小学科学教员提高气象知识教学能力并运用于教学。

启动校园气象科普示范学校挂牌工作。为推动四川省校园气象科普工作更好的开展,四川省气象学会研究制定了《四川省校园气象科普教育基地挂牌标准》,在校园建有人工气象观测站和自动气象站,其中,命名长期开展校园气象科普活动的成都市金建小学校、兴文县大坝苗族乡大坝民族小学为第一批“四川省校园气象科普教育基地”。2015年1月16日,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命名成都市金建小学校、兴文县大坝苗族乡大坝民族小学校为“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示范校园气象站”,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气象科技(普)文化园区为“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

加强气象科普创作,开发气象科普资源。2013年以来,学会编辑了《震后气象灾害防避指南》《震区防雷避险急救手册》《四川省气象灾害预警防灾手册》《四季天气与疾病预防》等气象科普图书,并分发给全省各市(州)气象学会和校园气象科普基地以及大学生科普行活动,进一步推动四川省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工作。

发挥学会独特优势

积极承接政府转移职能

积极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省气象局学会除将防雷从业资格认定纳入承接转移职能试点项目清单外,还将气象科技成果奖励纳入了省科协试点范围,省气象学会也因此成为全省唯一一家承接政府转移职能试点项目增加的省级学会。

推进制度规范建设。按照“接得住、管得好”的要求,学会围绕承接的两项职能,先后拟定了《防雷装置检测从业资格管理办法》《防雷装置检测从业资格考试办法》《气象科学技术进步成果奖奖励办法》等文件,初步形成了承接职能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与此同时,还完成了《四川省气象学会科学技术成果评价管理办法》《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评比表彰办法》的制定。

扎实做好试点工作。一是做好防雷资格证认定工作。学会依托四川省人事人才考试测评基地首次面向全省举办了防雷装置检测从业资格考试。五年来,学会共组织考试认证3000多人次。二是做好气象科技评价工作。2017年6月,学会首次开展了阶段性的气象科技成果评价工作。分别对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完成的《西南复杂地形区气候变化研究与高分辨率预估》、四川省气候中心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的《高原季风发展机理及其在旱涝预测中的应用研究》、四川省农村经济综合信息中心的《四川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与溯源平台》、 成都市温江区气象局的《气象助力“天蓝地绿亲水之城”建设》等4项气象科技成果进行了评价。三是搞好四川省气象学会科学技术进步成果奖评奖奖励。学会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印发了《气象科学技术进步成果奖管理办法》,并完成了在省科技厅的备案工作。2017年8月,省气象学会启动了2017年气象科学技术进步成果奖推荐工作,共评出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3个,这是省气象学会首次开展气象科技成果奖评定工作。

(四川省气象学会)

新闻推荐

食品药品专版

△店铺执法检查。△2017年11月30日,在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工作中,兴文县食安办联合县公安、工商、食药监检查兴文县国云电子产品服务店。△执法人员劝导老年人理性购买保健品。▲翠屏...

兴文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兴文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