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村唱响养鹅“三部曲”

四川农村日报 2022-02-24 01:07 大字

养殖户抱着白鹅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刘晓琳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杜铠兵 文/图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在宜宾市屏山县新市镇天宫村,一朵朵“白云”般的白鹅在房前、屋后、池塘、树下嬉戏,活跃在村子的各个角落。

这些羽毛洁白、体态饱满小家伙叫“浙东白鹅”,是天宫村近年来引进的新品种。

为什么会想到把远在浙江的白鹅品种引到村里来?

从脱贫到致富,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原来,脱贫以后,天宫村产业虽然有了一定基础,但没有主要产业作为支撑,产业“造血功能”不足,农户收入不稳定。为破解天宫村这一难题,村党支部成员和驻村工作队对村上的产业情况开展了数月调研,并组织党员群众先后到浙江、湖北、重庆等先进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在详细的调查论证的基础,镇党委与村党支部达成了“养鹅”共识,决定把饲养“浙东白鹅”作为天宫村支柱产业进行培育发展。

“村上制定了引进浙东白鹅孵化养殖产业规划‘三部曲’,时间跨度从2021年到2025年,一想到以后村里到处都能听见鹅叫,我就觉得充满了生机。”天宫村驻村工作队员郑勇说。

产业引进之后,如何将产业发展壮大,成为了天宫村党支部又一重要课题。

经过实践探索,天宫村采取“支部+党员+农户”模式,积极响应号召产业扶持途径,带头参与浙东白鹅养殖行列,动员农户以自留地放养、圈养等方式进行养殖。2021年,共引进两批浙东白鹅4000余只,带动养殖60余户,增加村民收入13.5万元。

为了推动白鹅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镇党委、政府还出台了优惠政策,对农户采购鹅苗进行补贴,并统筹各项资金新建、扩建产业道路。同时,天宫村建立示范养殖专合社,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给农户提供鹅苗、饲料,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签订保护价回收合同,并给予技术指导,以化解农户市场风险。

据统计,2021年天宫村村民人均年增收 600 元以上,实现白鹅产业收入30余万元,人均纯收入达1000元以上,初步实现了党建强村、产业富村梦。

新闻推荐

屏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创业担保贷款“贷”动梦想

本报讯(李欣)近日,笔者获悉,近年来,屏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突出稳就业、保就业工作主线,大力推进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落地落实...

屏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屏山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