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实现产值翻倍 屏山“茵红李”如何做到?
屏山﹃茵红李﹄。
吕秀兰(中)带领团队在屏山县开展培训。
县东有宝屏山,山如屏障,屏山县因山而得名。深秋时节,在层层叠叠的山峦中,一片片李园正在沉睡,等待来年的苏醒。在屏山,这样的李子园有12万亩,分布在县内的山林间。李子,尤其是一种叫“茵红李”的品种,与当地人“感情深厚”——20多年的种植历史,从一个小产业发展成四川最大的“茵红李”种植基地,年产量12万吨,年产值8.16亿元,成为这个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的农业支柱产业……
然而,“盛名”之下,屏山“茵红李”也经历过低产、低质、低效,就在2018年,12万亩李子产量超过10万吨,产值仅3.5亿元。
短短几年间,产值如何从3.5亿元增长至超过8亿元?屏山县“茵红李”用“科技”回答了这个问题。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阚莹莹
好品种
为何遭遇严重滞销
罗家帮已经在屏山县农业系统工作了近40年,一路见证“茵红李”的发展历史。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四川正在经历各种水果产业大发展时期。全国提出发展长江水果带,屏山县位于长江的上游金沙江流域,也开始发展柑橘、荔枝、龙眼等水果。”罗家帮回忆,2000年左右,当地农民自发开始种植一种从云南贵州引进的品种“茵红李”。“从外观看,这种李子一半红一半青,在云南产地又叫‘半边红’,属于脆李品种,糖酸比高、耐储存。”在罗家帮看来,这些特点让“茵红李”在当地有了发展的优势。到2010年,在全县种植户的自发推动下,“茵红李”就已经发展到了6万亩左右。
“2015年前后,政府开始引导这个产业,出台了苗木补助等政策,屏山‘茵红李’才走进了快速发展的阶段。”罗家帮告诉记者。
但此时介入的农业部门发现,经过多年的种植户自发发展,“茵红李”产业的技术问题十分突出。“施肥方式不当,土壤酸化、病虫害严重等问题都在陆续表现出来。”罗家帮告诉记者,农业部门希望从技术上进行一系列改良,但遭遇了种植户的拒绝,“极端的例子是,一次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在一个脱贫村开展技术培训,除了当地村干部,只来了一名种植户。”
2018年,问题最终在市场销售上显现出来。当年“茵红李”在上一年的产量基础上大幅上升,首次达到了10万吨,但是由于果子品质差,只有10%的优质果、30%的普通果,剩余60%品质不达标,屏山“茵红李”遭遇严重滞销。
突破瓶颈
产值成倍增长
见证了2018年的滞销,当地农业部门意识到,屏山“茵红李”产业的技术问题已经到了必须要解决的地步。
2018年,四川农业大学李研究团队应邀,开始介入到“茵红李”产业的技术改良工作中。
当年,团队对全县“茵红李”产业进行了摸底,走遍了全县的主产镇。“低产、低质、低效是制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主要是由于果园积水严重、几乎不施用有机肥、化学肥料施用过量、不重视中微量元素的施用、病害发生率高、整形修剪不科学、早采等,造成高品质安全果率低,从而果品滞销、价格低、效益差,农民怨声载道。”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吕秀兰告诉记者。
当年,团队建立了校地合作长效机制,课题组重点针对屏山李土壤健康管理、袋果病、流胶病、高光效整形修剪、增糖提质等技术难点,实施茵红李“六统一分”标准化管理模式,在大乘镇、锦屏镇、书楼镇、富荣镇、新安镇、屏山镇等地建标准化示范片1万亩。
2019年,核心示范区的效益立马体现出来,平均产量每亩2100公斤,较2018年平均每亩增产350公斤,亩均产值2.1万元,增收3500元。
今年,核心示范区产量达到每亩2200公斤,亩产值达3.5万元,亩增收1.2万元。
同时,这套管理模式累计辐射推广10万亩以上,累计增收 3.0 亿元以上,优果率65%-70%,产地销售批发价为5.4元-16元/公斤。2021年产值 1.0 万-2.2 万元/亩,带动6万农民脱贫增收。
2021年,团队和屏山县合作共建了屏山李专家大院。“通过这几年在屏山县的工作,我们也深深感受到基层农业产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我们团队也计划针对目前屏山李产业发展面临的品种单一、产量低、效益差等问题,进一步加强实用技术研发,发挥好县里为我们建立的专家工作站功能,邀请李产业高端人才、团队专家定期帮扶。同时,通过建立示范基地、科技培训等方式,为李产业振兴提供示范样板和群众基础。”四川农业大学果树学专业梁东教授表示。 受访者供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刘波文宽勤)10月19日,屏山县委党校与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合作签约仪式在屏山县委党校举行。根据协议,双方本着“优势互补...
屏山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屏山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