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鲊古渡

攀枝花日报 2020-08-13 23:57 大字

古渡旁的攀枝花树依旧挺拔。□马尚平

奔腾咆哮的金沙江在攀西地区的崇山峻岭中东流而去,在流经攀枝花市仁和区大龙潭彝族乡拉鲊村附近时,由于此段山势平缓,地衍波平,形成了天然的渡口。很早以前,当地村民用木船摆渡,使这里成为了攀枝花连接凉山的重要通道。因渡口位于拉鲊村,人称拉鲊古渡。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率西路大军南征,“五月渡泸”就是从拉鲊渡江的。

金沙江两岸嶙峋峭拔,江流汹涌澎湃,形成了一种峥嵘、苍劲的磅礴气势。蜀汉时,金沙江从小鲊石到屏山县一段称泸水。古时的泸水到处是险滩暗礁,江水湍急,乘木船过江,时而船身置于波谷,时而船身被抛上浪尖,令人惊心动魄。诸葛亮南征孟获选在拉鲊过江,不仅因为拉鲊是古南丝绸之路上的蜀滇古渡,水流稍缓,更重要的是此处自古为兵家必争之要津,从拉鲊过江后,河滩开阔,山势平缓,便于结集军队,利于军事行动。

拉鲊是大龙潭乡的最低点,属低旱河谷,林木稀疏,夏季骄阳似火,酷热难当。诸葛亮《出师表》所提到的“五月渡泸,深人不毛”,以及李白的“渡泸及五月,将赴云南征”,白居易的“闻道云南有泸水,椒花落时瘴烟起,大军徒涉水如汤,未过十人二三死”,清人刘荣甫的“汉家先后收南土,舟揖俱从此渡来”等诗句,都是说的从拉鲊横渡金沙江的情况。的确,古之拉鲊,已属穿边绝域,拉鲊渡口瘴疫流行,荒烟客恨,历来被视为畏途。明代乌蒙宣尉李京过拉鲊登上望江岭赋诗《金沙江》云:“雨中夜过金沙江,五月渡泸即此地。两岸峻极若登天,下视此江如井底。三月从头九月尾,烟瘴拍天如雾起。我行适当六月来,王事役人安敢避。来从滇池至越西,畏途一千三百里……”

从拉鲊渡江后,沿丝路古道顺山谷登山,就到了望江岭(海拔1731米),为南征蜀军营盘山,占领望江岭居高临下,可扼守渡口,随时监视渡口动向。岭上青翠葱绿,古木茂密,蔽日荫天,枯藤盘绕,怪树丛生,长风浩荡,奇花异草不时传来幽香,步入其中,凉意袭人。下视金沙江如练,从万千山峦间蜿蜒而来,曲曲折折,明灭可见,在望江岭下留下深情的一吻,尔后扬波东去。

遥想诸葛当年被这幽雅的环境和秀丽的风光所陶醉,款步下山,见格地村后有一高数丈的青色蹲蛙石,不禁欣然命笔,写下了“可以栖迟”四个大字,命匠人刻于石上,字大33厘米× 28厘米。按两汉“迟”字的解释,其意为登山后可以在此停留等待。此四字虽经岁月的风雨,字迹却依然清晰,可谓笔力千钧,流传千古。

仁和区境内金沙江上的拉鲊渡口,古往今来,一直是四川通往云南的必经之渡口。秦帅司马错、出使西汉的掸国使者师会、东汉将军刘尚、蜀相诸葛亮、成汉帝李骏、唐将赵孝祖、南诏王蒙归义、宋代探险者杨佐、元代从威尼斯来的马可·波罗、明代的四川状元杨慎、旅行家徐霞客、张献忠靡下大将刘秀、清将赵良栋等历代名人均从此渡江入滇,并留下众多脍炙人口的诗文。千百年来,多少墨客骚人在此凭吊古今,揽丝路之风云,寄怀古之幽情。故南丝路不仅是一条商道,也是一条驿道,“三春边地风光少,五月渡泸瘴病多”等诗句,便是拉鲊古渡的写照。

上世纪60年代,攀枝花钢铁基地选址和建设初期,首批进入攀枝花的建设者和中央领导同志邓小平等,都是从拉鲊过江的。

2000年后,仁和区把拉鲊古渡开发为旅游景点,丝路古渡,得以焕发光彩,岸边高大的攀枝花开得火红,浩浩金沙江依旧是水拍云崖。在拉鲊渡口寻觅古迹,思古之幽情油然而生。古渡新姿,天堑通途,金沙江干热河谷奇特的风光,别致的风景,都给人以新奇的感受。

本版用图均为资料图片。

新闻推荐

屏山县马湖公园核心景观区 免费向市民开放

晚报讯日前,记者从屏山县有关部门获悉,该县马湖公园核心景观区免费向市民开放,便迎来了不少市民进园休闲游览。据了解,该县马...

屏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屏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