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县 “三重奏”谱写村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
蒋坝社区乡村风光一隅
□本报记者 郭晓娟 文/图
自宜宾推进村建制调整改革以来,屏山县坚持激活要素鼓腰包、服务群众零距离、共绘治理同心圆,有效破解“发展、服务、治理”三大难题,取得了党群同心、民富村强、和美聚居、和乐乡村的成效,谱写了抢抓机遇谋发展的村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
激活要素鼓腰包
乡村变美变好了
坡上,是满园青翠的李树;坡下,一块块养着龙虾、鱼儿的水产养殖田波光潋滟。山青水秀的田园风光间,乡村公路似玉带蜿蜒,路边格桑花开得正艳,还有三五成群的游人在享受着乡村旅的悠闲……这是7月31日,记者走进屏山县屏山镇蒋坝社区“好李科技示范园”看到的美丽乡村风景画。
“我们现在发展了900多亩的李园,主要种植五月脆李和蜂糖李。”据蒋坝社区党总支委员、屏山县好实在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明介绍,2017年,他流转土地在此发展李子产业,并积极带动周边村民栽种李树,据统计,2019年村民登记订购蜂糖李苗达到了近4万株。“今年蜂糖李上市时,卖到了25元钱一斤,而且还供不应求。”
“我们村是越来越美,越住越舒服了。”村民徐洋丽嫁到蒋坝社区已有16年,她是这个村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见证人之一。“以前的蒋坝村,不要说有啥产业了,路都不好走,去哪里都是靠走路、坐摩的,现在村上都有了农村便民客运班车,去县城办事更方便了,也安全多了。”
据了解,在村建制调整改革中,蒋坝社区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总体思路,发展特色产品,构建业主与市场“共生共进”机制,采取“观赏+种植”“观赏+养殖”模式,打造四季有采摘、四季有游乐、四季有收益的四季田园,实现一三产业有机融合。通过科技引领、龙头带动,群众参与,将原本杂草丛生的荒山,建成风景宜人的果园,实现荒山变果山。
蒋坝社区的蜕变,只是屏山县统筹推进村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成果的一个缩影。
为有效解决群众增收难、出行难的问题,屏山县着力补齐“三项短板”,推动村域经济大发展——
补齐产业发展短板。坚持做大一类村、做强二类村、做优三类村的工作基调,建成屏山镇蒋坝片、锦屏镇万涡片、大乘镇岩门片等8个产业“田园综合体”;依托园区,推进“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茶园基地达20.67万亩、水果基地达13.1万亩;推动产业基地“景区化”,建成景区6个,实现农旅融合发展,使农村产业由“小而散”变“大而聚”。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整合涉农资金、易地扶贫资金、土地增减“双挂钩”资金,新建村组道路246公里、产业路319公里、水利工程333个,新(改)建阵地69个,提档升级阵地31个,促乡村环境由“脏乱差”变“净美好”。
补齐人才队伍短板。通过村建制调整改革,选优配齐村支两委班子成员1132名,每村配备了1名产业技术专干、1名治理委员;实施村党组织书记“头雁领飞”行动,通过“岗位大练兵、能力大比拼、素能大提升、成果大检验”,采取12项针对性措施,在152名村党组织书记中评选出一批“明星书记”,推动农村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引领能力由“软而弱”变“坚而强”。
服务群众零距离
村民生活更方便
“前段时间,我家里的电视看不起了,村干部听说以后,主动找到我,帮我申请免费更换电视信号接收器,帮我跑部门盖章,一天后,我家就能看电视了。”蒋坝社区三合组村民罗家忠笑着告诉记者。
村干部主动上门为村民解决大小难事,在蒋坝社区已经屡见不鲜。这也是屏山县为有效解决乡镇(村)建制调整改革后群众办事难的问题,大力实施“122”举措,优化便民服务体系所呈现的场景。
“122”举措即“一员”解急忧、“双门”强服务、“两单”明职责。该县从撤并村热心服务、公道心强、身体健康的离任村干部中,返聘了980名“跑腿员”,依托农村便民客运“金通工程”,为群众购买急需药品和生活用品,实现服务半径由小变大;将村合并后闲置的阵地改造为村级便民站,实行“开门接件”,村组干部定期开展“上门代办”,为群众提供贴心服务,办事效率由慢变快;建立村干部职责分工和便民服务两张清单,梳理出10大类65项村级便民服务事项,根据便民服务事项以及所对应镇级部门,将68项村级工作进行精准分工,厘清职能职责,并及时公示,制作手册,方便群众办事。
“今年6月以来,全县各村组干部共接件750余件、代办事项近300次,真正做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屏山县委有关负责人说。
共绘治理同心圆
邻里相处更和谐
“只有被我们评为星级户的村民,才能荣登‘红榜’。”蒋坝社区党支部书记喻刚说,村里已有不少人或因脱贫致富、或因孝老爱亲、或因遵守村规先后登上“红榜”,成为大家学习的先进典型。
喻刚口中的“红榜”,是屏山县为了有效解决治理“肠梗阻”问题,探索“441”治理机制中的其中一项。
在推进基层治理中,屏山县通过“双四”举措治理“散乱污”。实施矛盾分类化解,按照支委提方案、“两委”会讨论、村民代表大会研究、委托村委会或调解委员会代表群众维权“四环节”,依法反映诉求;县乡村三级采取依法取缔、引导规范、招商替代、有序处理“四个一批”措施成功化解乡镇周边村企业未纳入规划、未批先建、生产工艺污染环境、土地流转费久拖不支等问题15个,保障群众利益。
“四项制度”引导观念转变。重点实施“两到两必”“村规民约”“聚居点公约”“五长制”等四项治理制度,全面提升群众主动参与治理意识,通过一起过节日、一起干农活、一起搞卫生等形式,用实际行动引领群众转变观念,推动实现乡风文明。
“一项考核”提升治理水平。全面推行积分+红黑榜+项目、资金和关心关爱“一分二榜三均衡”考核制度,由村“两委”研究制定积分管理办法,明确了积分规则和加减分具体事项,用积分兑换日常物品。同时,农户通过“表现”上“榜单”、挣“面子”、换扶持、换关爱,对于表现好、积分高和上“红榜”的农户,在到户项目方面给予均衡考量,通过奖勤罚懒,形成正面导向,弘扬感恩奋进、自强不息的精神。
新闻推荐
□屏山县人民医院周杨荣伴随着现代临床医学的快速发展,麻醉在大大小小的手术中被广泛应用,很多人们对于麻醉的了解并不...
屏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屏山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