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遮掩掩的抄书经历

四川政协报 2019-12-19 14:09 大字

■张三才

抄书,是指在偶然间看到一册珍贵稀缺的心仪书籍,而借读约定在先必须到期归还,只好用手工方式把它抄录下来,装订成册形成“手抄本”,以便自我收藏,方便随时阅读。抄书于衣食无忧的今人而言,类似天方夜谭。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大批文学作品转眼之间几乎消失殆尽,人们要想看到一两册自己喜欢的纯文学作品,特别是涉及爱情的作品,简直就是白日做梦。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历经“破四旧”的急风暴雨后,新华书店还能公开摆放的,不是《毛泽东选集》,便是风行一时的八个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剧本,顶多还有以塑造“高、大、全”人物形象的《艳阳天》《金光大道》《春雷激》等为数不多的几部长篇小说,文学读物接近空白。身处军营且嗜书如命的我,每月仅有六七元的士兵津贴,没有奢望买书,何况有钱也无处可买,只能天天读入伍时统一配发的《毛泽东选集》。

一天,家居北京的许班长探亲归队,无意中我发现他在偷偷地看一册用信笺装订的东西。悄悄凑上前瞟了一眼,原来是张扬的《第二次握手》“手抄本”。之前隐约听说过有这样一部书,这在当时可是一本严禁传抄传看的禁书呀,身为班长居然敢看?我吓出一身冷汗。许班长叫我不要吱声,说是很快就看完了,要想看的话等他看完马上给我,但不能再传出去,过几天要归还。书一到手,我便心急火燎地快速翻阅。初次见到这样的“爱情小说”,草草翻阅几篇,便爱不释手。匆忙看一遍肯定不过瘾,买是无处可买,又极想据为己有,咋办呢?抄呗。我从自己微薄的津贴中,咬牙拿出一元多钱,到军人服务社买了三本信笺,稍有空闲便避开众人,一字一句地开始手工抄写。为了不影响同班战友休息,也为了不被他人发现,更是为了赶时间抢进度,每天晚上连队熄灯号吹过后,我便放下蚊帐,悄悄打开手电筒,趴在床上,左手翻书,右手握笔,有如做地下工作般谨小慎微,加快速度拼命抄。夜深人静时微微发出的,全是笔走龙蛇的“沙沙”之声。紧赶慢赶,足足熬了四个通宵,双眼腥红微痛,右手酸麻难忍,手指磨出一层茧皮,终于把这本约有五六万字的“爱情小说”全部抄完。

事实上,这是一部描写老一辈科学家事业、生活和爱情的小说。书中虽有一些爱情描写,在今天看来根本算不了什么,甚至很难把它定义为爱情小说。但在那个特殊年代,它被定性为宣扬资产阶级“爱情至上”的坏书禁书。一旦被告发,我和许班长肯定会受到严厉批判,甚至有可能丢掉军籍,前途将彻底损毁。在那个热血沸腾、年轻气盛的年龄段,我们只是为了猎奇,为了一饱眼福,居然不管不顾、偷偷摸摸便把这件风险很大的事情做了,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胆子也真是够大的。

后来退伍回乡参加地方工作后,由于经济窘迫,我再次经历了抄书历程。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我如愿以偿成为国家干部,被录取到老家屏山县委组织部,担任组织干事。一直喜欢读书的我,刚到新岗位便去县图书馆办理了一张《借书证》。大概是在1980年5月,我从县图书馆借来的《四川文学》1980年第4期中,偶然看到周克芹所著的短篇小说《勿忘草》,下乡知青小余和农村少女芳儿那段荡气回肠、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以及后来由于时代原因致使他们天各一方的揪心揪肠,在作家的优美文笔下娓娓道来,情深意长的故事悬念迭出,主要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我所在的农村老家,当年不乏类似例子。我与我们生产队的几个宜宾知青均是同龄人,朝夕相处两三年,对此感同身受。

周克芹的这篇小说,实实在在地打动了我。借书是要归还的,我决定把它抄写下来,收藏留存。同时,也好让那些同我一样无力征订这些杂志,而又热爱文学的同事朋友能够共同分享。于是,我便用单位的稿笺纸,忙里偷闲,一笔一画认真抄写起来。抄写这样公开发行的大众刊物,自然免却了在部队偷偷抄写《第二次握手》那样的风险和担忧,但依然不敢公开。担心被领导发现说我不务正业,因此,我在抄写时不得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旦听到走廊上的脚步声,便立马覆盖上其他公文稿或官方文件,以防露馅。如此遮遮掩掩、断断续续地抄写了四五天,终于让《勿忘草》这篇短篇小说,从杂志上走下来,变为自己的收藏之物。1981年第8期《四川文学》上,周克芹又发表乡村爱情题材短篇小说《山月不知心里事》,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叙述手法靓丽清新,我看到之后如获至宝,再次抄录了他的这篇经典小说。

每当回想那个年代胆战心惊、躲躲闪闪的抄书历程,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后因数次搬家,这些珍贵的“手抄本”早已不知去向。前些年,我到书店去买回曾经亲自抄写过的《第二次握手》,以及《周克芹文集》以作纪念。现在这些书籍均是近年出版,无论装帧设计还是印刷质量,绝对无可厚非。但是,我从它们身上始终品尝不到自己“手工劳作”的独特味道,呼唤不出像珍视自己“手抄本”那样的浓厚感情,因而也就很难激起心中的愉悦和兴奋。

“手抄本”是特殊年代催生的特别产物,它陪伴着人们度过了难耐的文化饥荒。在当时,据说还有《一只绣花鞋》《落花梦》《叶飞三下江南》等流传甚广的“手抄本”。“手抄本”凝聚着作者和传抄人的心血,它铭刻着艰辛,承载着历史,收藏着记忆。时至今日一直让我念念不忘的,依然是当年那些自己亲手抄写、朴实无华的“手抄本”。

新闻推荐

志愿服务走进屏山茶叶村

晚报讯为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近日屏山县政协机关党支部联合该县爱心协会、中医...

屏山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屏山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