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条大道通民心
□徐万琪
道路,自古以来都是连接外界的重要载体,有了道路,才有了繁荣,也才有了沧海桑田般的变迁。道路通则民心通,民心通则百事成。屏山70年的历史征程,与道路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
从明代以来,屏山历史上为开路修路而奋斗不息的人不胜枚举。嘉靖年间的马湖府知府赵时吉,苦于屏山地区道路艰难险阻,亲自指挥上千民工,在陡峭的悬崖峭壁间“开山四十里,用石工火焚滩石”,为老百姓开辟了一条出行的通道。后来的推官温卓,又发动楼东一带的百姓筑路,得到乡绅和百姓的积极支持。万历年间的安边厅同知汪京,更是开辟出一条尽人皆知的“汪公路”,无数民工和军人肩挑背扛的功劳,和历史传说一道镶嵌在山间,“永赖同功”的题刻还静静凝望着中都河畔的大地。尽管几百年过去,路已经数易其形,但是古人的精神还回荡在山河大地,并不会随时光的远去而褪色。
解放初,屏山的道路开始了又一次建设高潮。响彻云霄的金沙江船工号子,用脊梁和脚印丈量了一代人拼搏奋斗的历程,那一声冲破雾霾的“开船咯”起首句,是我们追忆漫长金沙江航道的思绪钥匙。如果说金江号子是水路的传奇,是一代屏山人不朽的精神气质代表,那么,曾经在中都新市一带的背生意则是陆路上劳动者的无言篇章。背生意的人仅靠简单的工具,带上粗糙的干粮,为了养家糊口,起早贪黑走在小道上。他们没有嘹亮的号子,一路的音乐符点,只剩下踩响泥淖中的水花声,骨子里流淌的韧劲苦苦支撑着他们的步伐。
解放前的屏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路,对外交通的困难可想而知。从1952年至1986年,省道、县道、乡道都有了,如今,更是延伸到每个村庄,劳动人民用智慧和汗水,打通了连接西宁、马边、宜宾等地的道路,使屏山的各种资源得以源源不断地外输。屏山的公路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过程。
这里,可以从一个小故事看出屏山的飞跃。富荣镇楠木村二组是葵瓜重要产地,当地农户都种植了很多葵瓜,多的年产五六吨。楠木二组虽然所产的葵瓜品质优良,吃味佳,可是四周都是大山横亘,葵瓜要想变成经济收入,只能靠着人力,一背一背地背到岩翁寺公路边。这是一条崎岖的小路,要翻过陡崖边,下到深沟后,又顺着石板路爬上来,折腾一个V字形。很多村民因为下半年长期背葵瓜,身体吃不消,累出了毛病。2009年,听说要开工建设一条沟通二组和三组的公路,村里沸腾了,村民踊跃拿出土地,积极配合修路。几个月后,一条硬化水泥道就出现在门口,这是他们盼望了一辈子的路啊,从此告别了背葵瓜走深沟的艰难生活。葵瓜丰收季一到,收购的汽车就直接开到家门口,一筐筐的葵瓜装上车,当场就结算价钱。哪家修房建屋,哪家装运肥料,无不享受着公路的便利。
可以说,乡村公路就是大地的毛细血管,把千家万户和文明社会连接起来。农村的赶场,跨出家门就能坐到车。孩子们上学,告别了半截裤腿都是泥水的日子。
路,也在跟着我们的生活水平的提升而提升。建设中的宜攀高速穿越屏山西部,工地上正热火朝天地建设着。一座座桥梁,把倨傲的远山拉近。再坚固的山石,也要为巨龙腾出空间,再大的艰难险阻,也阻挡不了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梦想和干劲。到那时,“世界夷都”将会以更优雅的身姿呈现在世人面前,四通八达的交通网连成一体,从省内到夷都的自驾游将变得更为便捷。领略秘境与金黄的玄妙,还可以一睹仙山龙华的风采,让八方游客来往无阻。
时代的变化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谁又知道,在建国70周年之际,屏山开通高铁运营呢?这不是梦想,只是没料到梦想实现得太快。风驰电掣的出行,已经让我们与远方距离越来越短。一个移民大县,将展现出她的开放与包容。山水之城和多彩屏山,因交通的便捷而更有亲和力。屏山高铁站的开通,将我县的交通运行又提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条寄寓着全县人民殷切期盼的高铁,将不负众望,为屏山的发展和腾飞助力。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屏山的道路,虽然初步完善,还依然有漫长的路要走。凝聚全县人民的共识,以当代愚公移山的精神,改造旧有道路,提高运载能力;新增产业道路,使天堑变通途。地方要发展,交通须先行。道路建设是兴县之器、强县之基,奋力打造高品质的交通体系,既是人民的呼声也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历史的必然。
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下,发挥担当意识、拼搏精神,打通民心的最后一公里,才能不断增进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屏山的70年峥嵘岁月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者系屏山县楠木村小学教师)
新闻推荐
《宜宾市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2018-2022年)》在把握宜宾乡村发展现状和规律基础上,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
屏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屏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