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逸:痴心诗联扬国粹

宜宾晚报 2018-11-29 11:33 大字

名家档案

蔡逸,原名蔡叔华。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会员,宜宾市诗词楹联家协会顾问。编著书籍有《历代咏竹诗选注》、《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等。

他以惊人的毅力潜心研究诗联文化,以无限的激情促进诗联文化的发展,以高尚的品德培育诗联人才,痴心不改立志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就是87岁高龄的蔡逸。以读书为好 如饥似渴

蔡逸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文武双全,诗词歌赋、绘画书法更是样样精通。

未满4岁时,蔡逸就被父亲送到私塾读书识字,晚上回到家中,父亲还要教他读《四书五经》、《左传》等书籍。“那时候每天晚上都得背书,背不全就不准睡觉……”在蔡逸的记忆中,父亲在中国诗词曲有很高的造诣,一生撰写创作了大量诗词联赋和书画,让自己特别敬佩和崇拜。

受父亲的影响,蔡逸也对文学、诗词对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五岁的时候写了人生中第一首诗《咏狮》。

“当时父亲给我讲解一幅画,画上的雄狮虎视眈眈、威武庄重的神态让我特别有感触,于是便随笔做了一首《咏狮》——咆哮似霹雳,行动如狂风,饥时食虎豹,身大力无穷。”蔡逸说,父亲看了特别高兴,鼓励自己以后多动笔,学创作诗词。

8岁的时候,蔡逸读了第一部小说《水浒传》,书中的主要人物的绰号、故事的情节仿佛打开了一个奇异的世界,蔡逸如痴如醉地迷恋上了阅读文学书籍。蔡逸说,此后,自己还特别迷恋《聊斋志异》,对书中自己喜欢的人物,还写诗来吟咏一番。

“在那个年代,我的身边没有电,更没有电视,读书是我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蔡逸说,上宜宾师范时,自己特别喜欢去图书馆借书来看,学校图书馆规定一张借书证只能借一本书,自己便索性将同学们的借书证都借来用,兜里经常揣着十几张借书证;为了挤时间看书,开学前两周,自己便把所有教科书都通读自学了一遍,不会的就打上记号,上课的时候就只听自己不懂的部分,其余时间就偷偷地读借来的书,偶尔还逃课,窝在寝室里看书。

无论是在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求学时,还是在小学、中学、大学教书育人时,甚至是从宜宾学院退休后赋闲在家,蔡逸一直都对中国古典文学、西方浪漫主义文学非常感兴趣,广读博览更造就了他活跃的思维和广阔的知识面。

从韶华至白首,书籍伴随了蔡逸一生。走进87岁的蔡逸家中,除了客厅、卧室摆满了书,连厨房、厕所也放了不少书,用来装书的大衣柜就有7个。在蔡逸看来,看书是如同先贤圣人对话,读书是如同新朋老友交流。

为诗联而痴 乐在其中

写诗、写文章,当诗人、当作家是蔡逸的一生矢志不渝的追求,但在蔡逸看来,自己的心灵首先是属于诗联的,因为只有诗联才是人类心灵深处最炽烈的情感表达。于是,他将最真挚的情感、最真切的人生体验、最深刻的文化体悟,全部诉诸笔端,用诗词联赋讴歌大自然、吟咏生活、抒发情感。

蔡逸对党和祖国充满了深情厚意。在庆祝香港澳门回归十周年之际,他特撰联抒怀:“一邦两制展鸿猷,值此秦廷璧返,合浦珠还,巨手整乾坤,邓公决策安天下;三世百年膏虎吻,如今赤县龙飞,黎民雀跃,欢声动天地,港澳回归壮海隅。”在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发表六十周年时,他欣然写下诗句:“风雨飘摇日,群芳芜秽时。树培千丈本,花发万年枝。革命需文艺,方针仰导师。工农知识化,一代展雄姿。”

爱祖国山水,情寄湖光山色是蔡逸众多诗联作品的又一特色。其中《春到宜宾》、《满庭芳?宜宾怀古》等诗篇盛赞家乡宜宾的秀美;也有《醉咏“黄河魂”》、《西江月?咏黄果树瀑布》、《北戴河观海》之作感叹祖国河山的壮丽。

家乡宜宾历代名人辈出,这也给蔡逸提供了诗联创作的源泉。在文坛大师阳翰笙从事革命七十周年之际,蔡逸满怀崇敬的心情为之题联“革命前驱雪霜肝胆;文章妙笔松竹精神。” 而诗句“日寇侵华烽火燃,冲霄浩气壮河山,白山黑水歼顽敌,领导抗联天地宽。”则是缅怀宜宾籍革命家何成湘而作。

以五粮液为代表的宜宾酒不知倾倒了多少历代文人雅士,赞美诗词如泉似河,连绵不绝。在2016年中国(宜宾)白酒文化节期间,蔡逸激情豪迈地创作出“赞酒诗篇万口传,五粮佳酿酒中仙。宜宾白酒促文化,载誉中华海外天。”的诗篇《咏酒》,为宜宾酒增添了神韵。

“一首好诗,不仅要遵从旧体诗格律,还要力求‘诗中有画’。”蔡逸说,自己最初做诗就是从多看、多模仿古人诗联起步的,对自己喜欢的诗词不仅常读、常研习,还不断地细细品味其中的韵味,深刻领悟诗中的意境,当这种累积达到一定程度,自己做诗词也就能达到收放自如的效果,并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

传中华文化 收获满满

蔡逸学识渊博,一直以来,他都行走在研究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路上。

《马湖府志》是屏山县现存最早的志书,距今已有450多年历史,旧志中有些字、词、句,较为艰涩难懂,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旧志文献,2010年6月,精于中国古代文化,对汉魏六朝文学乃至唐宋诗词研究颇深的蔡逸参与了《马湖府志》旧志整理校注终审定稿工作。

旧志整理是一项古文字功底要求很高的文化工程,时年79岁的蔡逸不分周末假日和白天黑夜,查考大量古文书籍,逐字逐句地核对全书所有的标点和注释,审读了8万字的样稿两遍,对《马湖府志》添加(含修改)注释216条,修改字、词675处,添加、修改标点符号995处,历时2个月完成审定工作。

“旧志整理中专家审读不可缺少。”屏山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黄晓妹说,正是有蔡老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才从最大程度上确保了旧志整理的质量,也使得旧志发挥了“古为今用”的作用,方便了读者阅读,扩大受众面,提高该志的可读性。

退而不休的蔡逸是忙碌的,他把更多的精力投身于诗词联赋的创作与传授上。

笔耕不辍的他,每年均有多首诗作刊发于中华诗词组织的刊物中,其诗词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全国大奖赛诗作荣获特等奖,并入选四川省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书画作品选集《波澜壮阔》;其诗词对联入选《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他曾被聘为《戎城史志》特约撰稿人,编著有《历代名人咏宜宾》、《历代咏竹诗选》、《松竹梅诗三百首》等著作。

退休后的蔡逸,积极参加宜宾市社会民间诗词活动,为学生们、诗词爱好者讲课传授,传播中华传统诗词文化,深受欢迎。

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一代代人接力前行。在蔡逸看来,诗联之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需要厚积薄发后程发力完美收官。 为此,蔡逸寄语有志于诗联的年轻诗人,要避开周围的喧哗与浮躁,从提高自身学习、提升素养出发,博采众长,才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新闻推荐

想用免费高档手机 小伙抢下手机就跑

晚报讯11月19日,屏山法院审结一起抢夺案,一审以抢夺罪判处被告人蔡某有期徒刑7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2000元。法院审理查明...

屏山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屏山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