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故乡山水 圆赤子之梦

三江都市报 2018-11-12 08:31 大字

散文集《圆梦故乡》封面张三才供图田玲

“不论身在何方,无论心在何地,她都永远存活于我们那一代人的心灵里,让我时时想起那淡淡清香的土地,想起那些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风景。”就这样随着散发着故土味的文字走进《圆梦故乡》,这样的雨夜,有太多的寒凉之气,于是我从文字中去找寻那种温暖的味道,那是故乡的味道。

一个人,他默默地在属于他的故乡生活奋斗了一生,这方土地带给他的温暖,感动与故事,实在是太多太多;一个人,他从小在这里长大,这里的父老乡亲养育陪伴了他,故乡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裕,都会留给他太多充满力量的记忆;一个人,他生于斯长于斯,对这方山水,他太熟悉不过了,于是他拿起手中的笔,用文字去描画故乡的山水,只为了圆一个梦:记录在这片土地上的那山那水,还有那些人们,那些温暖而美好的故事。于是我看见了这本《圆梦故乡》,他,张三才,一个热爱文字,热爱故乡的马边汉子,娓娓道来的那些故事。

一般人的故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三才大哥有两个故乡,一个是常人说的,在宜宾市屏山县夷都河流域;还有一个就是他工作二十多年的马边彝族自治县。写故乡的书,其实已经太多,为什么故乡的故事会让人百读不厌呢?大抵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种故乡情结吧。读着《圆梦故乡》,给人的感觉却是非常的平实和温暖,就好像素来喜欢美酒的三才大哥就着一盘炒花生,喝着小酒在讲着那年那月,甚至还有些颇为有趣的自我调侃。《小凉山下夏书龙》中他写道:“书龙是个性情中人,他的酒量极具弹性,要么不喝,要么最多喝一瓶。如果恰逢到场的文学美女性情豪爽,三瓶五瓶,于书龙而言都不在话下。”一番颇有情趣的调侃话,勾勒出了一个憨厚而又豪爽的才子夏书龙。《一直忘不了你的微笑》,细细地叙述了总是带着微笑、热忱地培育了许多马边文学青年的作家殷世江老师,讲述了殷老师与三才大哥几十年的深厚情谊。

书中写得最多的依旧是故乡的山水:《太平场上忆太平》《那时老家的风景》《记忆中,巍巍的白塔》《异域颂功千古风流》《千古绝唱汪公路》《奇妙绝伦穿牛鼻》《亿年地眼瓢水滩》《神秘莫测石丈空》《满地珍珠观音堂》,这些屏山和马边的山山水水,在书中如数家珍,读着这些文字,让我们了解风景背后的那些渊源和故事。这么多的史实和故事,他该是需要用多少的心思去收集去整理啊?一个人,他用脚步去丈量着这片故土,他用心去诠释着这里的山山水水,他用文字去描绘去记录。他,对这片土地该是有着多么深厚的感情啊!这片并不富裕,甚至有些贫瘠的故土,却是他为之奉献了一生心血的地方。

在这本《圆梦故乡》里,还有着他的父老乡亲,有着他那一生都在农村里的父亲和母亲,他的母亲虽然没有读过多少书,却是勤劳和善良的,她总是叮嘱儿子一定要好好工作,多为人民干实事,也许正是这样一位朴实的母亲造就了一位勤奋敬业的儿子。还有给了他许多人生指引的农村基层干部的幺母舅和《从政路上幸遇彭德森》等等,也在他的笔下娓娓道来。一个个亲人,朋友,在他的生命历程中留下了或浅或深的痕迹,留给了他许多的美好,温暖和力量,而这些人和事,其实也都鲜活地融入了三才大哥的文字中。读他的文字,可以读出的是对故土深沉的爱,对事业的执着与坚持,对亲朋好友的真情和感恩,他的文字,总能于平实中给人以温暖和力量。

《圆梦故乡》,就像马边的山水一样,清新淳朴,却让人神清气爽。一部好的作品,首先应该是让人读得懂的;一部好的作品,不需要太多华丽的辞藻去装饰,源自生活,源自故土的那些底气,那些温暖与感动,渗透在《圆梦故乡》里,于是有了温度与力量。张三才,马边大哥,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本书,而是关于故乡,关于那一方山水,关于那些人的美好与温暖。

《圆梦故乡》:张三才/著团结出版社出版

新闻推荐

龙溪乡: 念好征地纪律“紧箍咒” 打好廉洁从政“预防针”

晚报讯“本人郑重承诺:严格执行征地政策标准,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户征地和拆迁农户、每一宗被征土地和拆迁房屋,不优...

屏山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屏山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