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和文学融入鼓点 ——屏山薅草歌

宜宾晚报 2018-06-21 11:25 大字

在土地没有承包到户之前,只要你到宜宾的农村,一不小心,就会听见有悦耳的山歌从山间飞起来,回荡在大山里。——那种感觉,不亚于王洛宾初次抵达大阪城!

而今,听听录音,山歌的清纯,在铿锵的鼓点里,把文学和音乐演绎得楚楚动人。“栀子开花白蒙蒙,对门幺姑长成人。

心想和她耍哈子,又怕爹妈不赞成。”

这仅仅是屏山薅草歌的一支而已!热辣的感情毫无掩饰,所有的唱词发自内心。鲜活而朴质的特点,实在让人想去一探究竟。

据说,“屏山薅草歌”产生于明代中叶,繁荣于清代民国,衰微于联产承包时期。屏山薅草歌流传于屏山县龙华、中都、新市、大乘、新安、锦屏、福延、书楼等乡镇,以及屏山周边的雷波、马边、沐川、宜宾等地。

屏山薅草歌现存3000多首歌词和几十种曲牌。歌词真实、生动、准确地反映了屏山的政治、历史、文化、经济、生活,是屏山农耕时代的烙印,反映了农村的生产和生活。

打鼓匠告诉我们,屏山薅草歌的歌词大多为“二二三结构”的七言诗,娴熟的运用了赋、比、兴手法,不事雕饰、明白晓畅,易记易传。它的衬词,多用虚词,偶有实词出现。虚词一般快节奏时为2字,慢节奏时为3字,偶而也有4字以上的。实词多在慢节奏情歌演唱时使用,多为花名和情人称谓并和虚词连用。如:

“海棠花儿哎,栀子花儿哎,牡丹花儿哎,

我的哥儿哎,我的妹儿哎,

情哥儿哎呀,情妹儿哎呀!”

屏山薅草歌的音乐旋律,全是民族五声调式。曲式结构比较短,大多为两个乐句重复使用的复式单段体,每两句结尾处众人重复领唱者结尾三个字,旋律并加上一个快节奏尾腔。长曲多变化,节奏慢;其尾腔悠扬婉转,一般都在8个4/4小节之上,极具穿透力和感染力。如:

(领)金鸡开了口,

(齐)开了口欧;

(领)凤凰开了声,

(齐)开了声欧。

(领)歌师开了口,

(齐)开了口欧。

(领)打鼓闹阳春,

(齐)闹阳春欧等。

屏山薅草歌,是马湖先民集体创作的结晶,反映了当地历史大事、思想感情、现实生活,是口口相传的珍贵史料。在爱好文学的专家眼里,屏山薅草歌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生动地表现了古代马湖地区的风土人情。

屏山薅草歌旋律清新流畅,快如急风骤雨,慢如幽咽泉流,低沉时如泣如诉,高亢时穿云裂帛,既有高山的雄奇险峻,也有溪流的清澈舒缓。堪称西南民歌中的艺术奇葩!它对屏山农业的发展起过无可替代的作用,是民间文学和音乐的完美结合。

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薅草歌已经失去了赖以生存续的环境:玉米面积在逐年减退,除草药剂取代薅草,薅草唱歌的场面已经很难一见了!特别是当李世金等打鼓匠都相继年老之后,能记能唱的人,就越来越少了。我们只能在《屏山薅草歌》的书里,看着鲜活的文字,想象壮观而热闹的劳动场景,聆听高亢而悠扬的声音。

农业进入现代,科技的威力不容置疑!

民歌隐退山野,文化的传承似乎乏力。

得失之间,难以取舍呐!

新闻推荐

屏边民族中心校打造民族文化特色教育

晚报讯近日,屏山县屏边彝族乡民族中心校的学生刚返校上课,就能看到校园围墙上一位彝族妈妈点着火把,照着孩子看书的崭新的彝...

屏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屏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