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薪酬涨起来职称提起来 中国开出综合“药方”加强全科医生建设

陕西日报 2018-01-26 07:45 大字

新华社记者毛振华王宾余晓洁

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院门可罗雀。如何培养更多优秀的全科医生,让他们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能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从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创新使用激励机制、加强贫困地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等方面破解全科医生荒问题。

每万人口拥有全科医生1.5人数量少家底“薄”

我国有近14亿人口,全科医生只有20.9万。每万人口拥有全科医生1.5人。

全科医生在基层承担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预防保健、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等一体化服务,被称为群众健康的“守门人”。

专家表示,我国全科医生占医生队伍比例约为6.6%,欧美发达国家这一数字为30%至40%。此外,我国基层临床医生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不到40%,质量上离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也有较大差距。

全科医生荒,根源在哪?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会长杜雪平认为,薪酬待遇较低、职称晋升较难和发展空间小等诸多因素,导致全科医生岗位缺乏吸引力。

求解全科医生紧缺,我国开出综合“药方”。国务院办公厅最新印发的《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描绘出全科医生发展的愿景——

2020年,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基本建立,适应全科医学人才发展的激励机制基本健全,全科医生职业吸引力显著提高,城乡每万名居民拥有2至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2030年,城乡每万名居民拥有5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基本满足健康中国建设需求。

在25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曾益新说,“强基层”不仅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硬件建设,关键要吸引和培养更多合格的全科医生到基层工作。

“这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又一重大举措,对于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健康、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曾益新说,制定上述目标既参照了相关国际标准,又考虑到我国现实发展情况。

党的十九大明确要求,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师队伍建设。化解大医院就医“堵点”、建设全民共建共享的健康中国,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注重优质医疗资源“活血化瘀”“强基固本”。

涨薪酬提职称打出“组合拳”

让患者留在基层,社区要能“接得住”,根本在于提升能力,让好医生“长”在基层。为此,意见紧紧围绕让医生到基层下得来、留得住,设计出了一套强有力的“组合拳”。

——薪酬涨上去,职称提起来。

全面提高全科医生职业吸引力,改革完善全科医生薪酬制度,拓展全科医生职业发展前景,是加强全科医生建设的“重中之重”。

针对让不少服务基层的全科医生“挠头”的外语考试和发表论文这两只“拦路虎”,意见明确“基层全科医生参加中级职称考试或申报高级职称时,外语成绩可不作为申报条件,对论文、科研不做硬性规定,侧重评价临床工作能力,将签约居民数量、接诊量、服务质量、群众满意度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

基层全科医生申报高级职称,今后将实施“单独分组、单独评审”。

“我们看到了期待已久的‘甘霖\’。长期扎根贫困县农村基层工作的全科医生,可突破学历等限制,破格晋升职称。”在宜宾屏山县中都镇卫生院工作了18年的全科医生向伟说。

——贫困地区对全科医生吸引力大起来。

硬骨头必须硬攻关。此次全科医生新政一大令人瞩目的突破就是专辟一章,针对加强贫困地区全科队伍建设“迎难而上”。

意见提出,加快壮大贫困地区全科医生队伍,扩大全科医生特岗计划实施范围,职称晋升政策向贫困地区进一步倾斜。

继续推进全科医生特岗计划试点工作,到2020年,逐步将试点范围覆盖到所有贫困县的乡镇卫生院,所需资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并适当提高补助标准。

“让有志愿到边远地方实现梦想的全科医生不再彷徨。”遵义医学院全科医学系主任、附属医院副院长陈琦认为,待遇、职称、发展等制度保障兜底到位了,有志于投身贫困地区全科医生岗位的年轻人才将大有可为。

——社会力量办全科。

意见提出,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全科诊所,对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非营利性全科诊所,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纳入医保定点范围。

落实国家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医疗机构相关规划布局不对全科诊所的设置作出限制,实行市场调节。

杜雪平表示,社会力量参与基层全科诊所建设是未来重要方向。这不但能从资金、人力等角度大幅充实力量,而且它们往往在薪酬上更具竞争力,有望吸引更多医学毕业生投身全科医生事业中。

强化落实让优秀全科医生“沉在”基层服务百姓

按照到2030年每万人有5名全科医生的宏伟目标,还有接近50万的人才缺口,缺口如何加速弥补?近年来,地方为求解全科医生难题找寻“药方”的探索取得积极进展。

在辽宁,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特岗计划实施3年来,每人每年可获得省财政提供的4万元补助,已培养近千名“5﹢3”高水平全科医生;在贵州,全省建设了17家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本科医学毕业生就业后,均以“单位人”身份参加3年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人员发放额外补贴。

“国家此次文件出台,将推动地方经验做法以制度化形式固定下来并推广。”杜雪平说,这将促进从“单打独斗”转向“全面开花”,形成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

如何让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强起来?让重磅民生福利落到实处?让优秀的全科医生“沉在”基层患者身边不离不弃?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我们的政策设计是奔着问题去的,好政策一定要真落实,让全科医生安心、让人民群众暖心。”曾益新说。

“只有建设一支数量充足、质量合格的全科医师队伍,才能承担起维护全民族健康的重任。才能从根本上建立分级诊疗,从根本上破解‘医院好建、名医难求\’的现象。”贵州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张光奇说。

据悉,相关部门下一步将继续细化工作实施方案,夯实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考核标准和监督措施。“我国还将成立包括13个教育部医学类的专业教学教指委,包括全科医学教指委,从国家层面把好质量关,推动学校层面落实质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说。(据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

新闻推荐

白马镇关圣殿的贞节牌坊

◇彭应钦所谓“牌坊”,实际是一种形状类似门的高大建筑,一般是由封建帝王为表彰臣子功绩所建。牌坊这种建筑,你会在庙前、田间,或者有着古老历史的乡村中看到,它们已经成为文物部门保护的对象...

屏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屏山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