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加减法”因村因户施策
林场村地处二半山区,海拔660—1915米,土壤富硒,森林覆盖率70%,生态环境好,适宜发展茶叶、李子、彝家黑猪等生态绿色产业和乡村旅游。市、县公安局因村施策,做好脱贫增收的“加法”,帮助村民找到了致富的“生机”。要致富先修路,市公安局决定先解决林场村的交通设施、水利设施等问题。在两级公安机关的奔走呼吁和帮扶下,林场村交通基础设施旧貌换新颜,公路、产业路、耕作道纵横交错,2015年以来,共新开挖产业路2.9公里,硬化村级公路6.9公里,耕作道2.5公里,修建警民便民联户路1.1公里。路通了,小车、摩托车可以直接开到每一户村民的家门前。接下来,在岩坪茶果套种产业区新修蓄水池一口100立方米,安装灌溉水管4公里,完善的水利基础设施,解决了茶果套种产业区的灌溉问题。基础设施改善了,但是,要想让贫困户们有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动力,还得着手改善他们的人居环境才行。说干就干,为打造彝族风貌民居,全村集中完成了32户彝族风貌改造。为了让彝族村民养成讲卫生的良好习惯,保持村容村貌整洁,驻村工作组还组织开展了“环境卫生星级”评比活动,形成长效机制。 脱贫离不开产业发展,驻村工作组因地制宜,带领村民种植了茶叶、李子,养起了彝家黑猪,建起了“彝林人家”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带动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如今的林场村,贫困户全部实现了“五通两覆盖”,即通路、通水、通电、通电视、通网络,太阳能热水器全覆盖、便民路硬化全覆盖,人人能用手机上网,家家有致富发展项目。在贫困户家的外墙上,市公安局党委班子成员的手机号码全部公布在上面,村民有什么求助,只需一个电话就可搞定。林场村二组65岁妇女张荣宣提及自家的变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张荣宣一家曾是全村出了名的贫困户,市公安局鼓励她家发展养殖业,并资助了1万余元帮扶她修缮猪舍和鸡圈发展能繁母猪和土鸡养殖。脱贫要有创新思维,年轻的“潮男”第一书记又帮助村里建起了“彝林人家”微商平台,用“互联网+”这张网帮助贫困户将山里的农产品销往城里千家万户。如今,张荣宣一家彻底告别了贫困户生活,盖起了漂亮的两层楼房,购买了全新的家用电器,家里安装了Wifi,闲下来时也在微信朋友圈晒晒幸福。村民代宝清的家,是由一新一旧两栋房屋组成,新房是漂亮的一层楼房,旧房则在新房侧面,是一座破旧的茅草房,两者对比,看出这个家这几年的巨大变化。 代宝清一家三代九口人生活在一起,父亲双目失明,母亲身体有病,三个孩子尚未成年,属于村里典型的贫困户。市公安局“因户施策”,做好减少贫困户支出的“减法”,决定先帮助他们一家进行住房改造,帮助申请易地搬迁扶贫资金7万元,又积极帮助申请政策贴息贷款5万元。新房建起来了,市公安局、屏山县公安局民警又出资给他们买来了崭新的家具,让这个家焕然一新,充满生机。针对代宝清一家人劳动力薄弱,只能就近劳作的情况,2016年8月,市公安局出资2400元购买了一头能繁母猪送到代宝清家,并请来专业人员给他们传授养殖技术。随后,市公安局又筹资800元买了猪仔送到代宝清家,并为其购买生猪防疫药品。 除了物质上的帮扶,刘凯又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与内江师范学校对接,让该校组成志愿者长期与代宝清的三个留守孩子对接,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除了代宝清一家,其他村民也需要精神上的帮扶,于是,市公安局又定期组织民警到贫困户家中上“党课”和“法治教育课”、“夜校”等。在谈到帮扶经验时,刘凯说,并没有什么“神丹妙药”,只是运用了“加减法”和“因村因户施策”。加法,就是“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互联网+生态农业、脱贫人才+创业奔康”;减法,则是“强化保障—贫困户支出”。因村因户施策,就是根据贫困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帮扶策略。
十九大时光
新闻推荐
本报讯(刘波牟御)9月29日至30日,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派出工作组到屏山县开展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工作开展市级复核评估。评估组分别深入随机抽取的新安中心校、富荣中学、大乘中心校、金江中学等1...
屏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屏山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