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
□宜宾市第十六中学校 李世勇
生活化教学,即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生活、思想、认知实际,从学生身边的生活琐事寻找教学的切入点与联系点,用学生生活中感知与积累去学习教材,深化教材,以求得理论与实际的最佳结合。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如何提高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堂质量,如何让学生从生活中理解知识,用知识来生活,许多教育同行提出“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对此,我在教学中也进行了思考和探究。
一、教师要树立教学生活化的理念
我们的教学一切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教师备课时应思考:课堂最终会交给学生什么样的生活知识,学生已有的知识是什么,选用哪些素材设计既有生活性又有探究性,学生能够探究到什么程度,教材中某个知识点应用什么样的生活知识让学生理解等。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是教师进行生活化教学的基础。
二、整合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体现生活化
新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教材中不乏社会事件的展示,但还是难以赶上社会时事的瞬息万变。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以依据课程目标,结合学生实际,进行资源整合,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又贴近实际的生活素材替换、改造数学资源;也可挖掘自身的资源,“现身说法”,使抽象内容具体化,学习内容生活化,尤其可以选用当地生活情景或现象作为教学资源,更能感同深受。比如在“价格变动的影响”教学中,可不必机械照搬教材中的探究活动,因学生也是消费者,也会感受到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所以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景为素材更能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三、创设生活氛围,走进学生生活世界
教师在教学中应打破传统权威,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学活动要尊重学生独立性和人格尊严,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问。在教学中,教师应站在一个倾听者的角度,适当引导,启发。辩证分析学生的观点,这样才能贴近学生思想,真正融入学生,进而走进学生的世界。
四、要让学生从课堂外获取更多知识
教育家陈鹤琴提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生活本身就是实践,教学为了实践。教师可在课后布置实践性作业,让学生收集整理资料,撰写调查报告,通过观察体验与思考作出一定的考察结论。
以上种种教学生活化的实施与落实,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不断深入社会获取生动的生活阅历,努力钻研新课改及生活化教学背景下教学技术与艺术,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加工,对教学中的生活内容精心选择,切实提高生活化教学的课堂组织、协调与控制能力,提高生活化教学的课堂效率。总之,将生活情境带入道德与法治课堂,能够使教材中固定的文字转变为丰富多彩、动态的生活,使学生明白所学知识意义所在,并将所学知识反作用于生活,运用在生活实践中,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道德与法律在生活中的力量,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法律素养。
新闻推荐
川台文旅新干线合作交流会在宜宾召开 两岸文旅文创人士共话乡村振兴新机遇
本报讯(记者刘级心王春艳)昨(17)日,作为2021“两岸情·李庄行”海峡两岸交流活动重要内容之一的川台文旅新干线合作交流会在四...
宜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宾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