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屏区一片小茶叶成了富民大产业
现代化的早茶生产基地。 受访者供图
茶树新品种—紫茶。受访者供图
□晓未
茶树色彩亦缤纷。4月26日,在宜宾市翠屏区金秋湖镇邱场村,占地 40 亩的茶树品种比较示范园内,绿茶、白茶、紫茶……30多个品种,每两行分布一个,茶树长势、出芽表现各不相同。“品种比较示范园,就是为了筛选好品种,再推广给茶农。”该示范园的负责人王细红介绍。
同样在该镇谢坝社区,一茶叶加工厂在傍晚7时左右结束了一天的寂静,2 万斤鲜叶到来,这个加工厂开始满负荷运转。“加工后的茶叶送到外市茶叶交易市场销售,有时一天一车,有时一天两车。”该工厂一工人说。
近年来,翠屏区围绕茶产业发展展开精选育种、精耕细作、精致加工、精品打造,茶产业成为现代农业产业的重要支柱、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截至目前,全区建成优质生态早茶基地15.84 万亩、投产 9 万亩。
2020年,茶鲜叶总产量3.6万吨、加工干茶总产量9006吨、鲜叶总产值6亿元、茶产业综合产值达60亿元。
做强基地的支撑:好品种+标准建园
翠屏是中国早茶之乡、川红工夫故里,自古盛产绿茶和红茶。而随着品种比较示范园内紫茶的引进和良好表现,当地正在着力开发紫茶产品,供给保健饮品。
好茶源于好品种。“好品种要同时满足发芽早、口感好、产量高。”王细红介绍,自2016年底起,当地在建茶园时,同步建设茶树品种比较示范园和茶树母本园,品种比较示范园表现好的产品,就可在母本园进行扦插培育,而后再分发给茶农进行推广种植。
“精选育种,科技兴茶。”翠屏区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服务中心茶叶站站长罗清介绍,翠屏区加强与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茶叶研究所等校所合作,完善品比园、母本园建设,引进国家级和省级优良茶树品种30个,筛选出适宜川南区域种植、适制“天府龙芽”红茶绿茶的优良品种,为茶产业发展提供优良种质资源支撑。
有了好品种,还要管理好才能有好产出。对此,金秋湖镇谢坝社区党支部书记刘祖平深有体会,今年茶上市早、价格好,春茶收入2万元以上的,村里就有 40 多户。而茶园收入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茶园管理,管理最好的全部使用农家肥,亩产上了2万元。管理到位的亩产 1 万多元,而平均下来,全村的茶园亩产却不到一万元。“前几年我们争取项目资金,试搞茶园统防统治,效果很好,一直想在这方面找到好的突破。”刘祖平说。
而当视野放大到整个翠屏区,可见当地的精耕细作、管理兴茶。以北域金秋湖镇、金坪镇为核心,按照“一心(精制川茶科技园)、一点(金秋湖中国早茶第一镇)、一环(北域生态早茶产业环线)”功能布局,统筹高标准农田建设,集中连片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绿色生态早茶基地建设。大力实施“茶-林-绿肥”“猪-沼-茶”等循环立体复合栽培,合理配置高山云雾灌溉系统等水利设施,推行绿色防控,实现茶叶种植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
做强茶产业的关键:搞加工+强品牌
此前,整个川茶销售中,绝大多数销售以卖原材料或初加工产品为主,翠屏区也概莫能外。四川省提出发展精制川茶,就是要在加工端着力,通过发展精制加工,提高茶叶附加值和综合效益。
“好茶依靠好加工。”翠屏区农业农村局局长胡关永介绍,翠屏区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38个,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及专合社按3000亩左右茶园覆盖面积引进先进加工设备和技术,实现茶叶生产加工标准化。并创新研发花茶、调味茶、纯茶饮料以及茶糕点、茶面条、茶多酚、茶氨酸等饮(食)品和保健品,不断延长茶叶产品链条,提高加工综合附加值。
在谢坝社区茶叶加工厂内,机器身上都有国家补贴的标志。“对建厂支持力度很大,补贴标准达到了企业投资的50%。”罗清说,去年疫情后出台的“茶五条”助力早茶增产,支持茶企新建生产线8条、改造提升生产能力19条,新建冷冻库13个,为2021年早春茶乃至全年的茶叶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今年翠屏区副区长邹建还参与主持茶叶直播带货活动,为翠屏香茗代言推广。第十三届宜宾早茶节期间,以川茶集团为主的茶企开展网红大咖直播带货、淘宝大型直播活动,早茶线上销售提高20%。“我们的茶食品有数千万的产值,茶产品也远销国际市场,今年已经分别外销到俄罗斯和尼泊尔。”川茶集团一工作人员介绍。
有了好品牌才有大市场。翠屏区推动茶产业“品质革命”和品牌创建,成功培育了“叙府金芽”“优黑优红”等名优茶叶品牌,其中“叙府”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该区还打造了2个茶叶区域公共品牌、4个有机茶产品认证、6个绿色食品认证、2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1个茶叶驰名商标、2个茶叶著名商标和1个四川省名牌产品。“通过精品打造,实现品牌强茶”。
做强茶产业的目的:精准助农+乡村振兴
“家里种了四亩茶,春茶收入一万多元,年收入三四万元。”当前,春茶采摘已经结束,翠屏区永兴镇中元村茶农刘长清丰收的喜悦依然洋溢在脸颊。仅仅五六年前,刘长清还以种水稻、花生为主要收入来源,茶叶虽种,但没有技术,不懂管理,收效甚微。
2015年以来,永兴镇分批对村民茶园进行改造升级,全镇现有5000亩茶园,并规划在四方、中元、狮子三个村再建茶产业核心示范基地3000亩,打造永兴镇茶叶基地观光环线,深化茶旅融合。“现在大家种植茶叶的积极性都很高,茶叶的种植越来越规范,不但家家户户的收入增加,村上的环境也变得更好了。”中元村村民陈代卫说道。
而这一切发展的背后,离不开茶农与专合社、企业的精准联结。通过“专合社+农户”的模式,专合社一次性支付村民 30 年的土地承包费,农户还可以到专合社务工,挣取工资;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农户进行土地入股,没有基地流转费,但入股农户可以进行保底分红。
“坚持合作共享,整合零散资源,探索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合股经营’模式,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创新‘代管分成’模式,实现了无形变有形;创新‘订单生产’模式,实现了产品变商品。”罗清说,模式和资源的整合,大幅提升了产业规模、技术服务能力和应对市场风险能力,实现小农户也可融入现代农业的大目标。全区茶产业股份经济合作社和合作联合社413个,集体经济年均增收 6 万元;种茶农户13150户49442人,人均种茶收 入 12135 元 ,人 均 增 收1860元。
下一步,翠屏区将聚焦茶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助农增收致富奔康两个重点,推进茶业发展布局区域化、种植良种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营销品牌化,力争到2025年建成标准化茶园20万亩,茶叶总产量达到 2 万吨,综合产值 120亿元,实现“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
新闻推荐
本报讯(田明耀彭屏记者李丹)“老板跑了,还好有法院帮我们申请司法救助金,真的很感谢他们。”4月29日,在宜宾市翠屏区法院...
宜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宾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