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动“双城”建设 持续汇聚发展动能 论贯彻落实市两会精神
[摘要]——论贯彻落实市两会精神
□本报评论员
科教强市,人才兴市。一座城市的持续高质量发展,除了经济和产业的硬实力之外,科技创新能力水平、人才储备的多少、高端人才的聚集程度都是不可忽视的软实力。
“十三五”时期,宜宾市始终坚持以“双城”建设为载体,推动科教创新融合发展,科教强市建设取得新突破。大学城跨越发展,科创城加快建设,产教深度融合,在宜办学高校增至12所,在校大学生增至7万人,均跃居川南第一、全省前列。引进19所科研机构和7个院士(专家)工作站,成为全国首批、西南地区唯一的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8%,为宜宾经济社会发展汇聚了强大动能。
市两会期间,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宜宾市的主要目标之一:科技教育支撑强劲。大学城科创城内涵式发展,学教研产城实现深度融合。到2025年,力争全面实现两个“双10”目标,建成产教融合型企业100家以上,建成成渝地区区域科教中心、国家产教融合示范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高新区、南亚东南亚和“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基地。全市上下要深刻认识实施科教强市战略,推动大学城科创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认真贯彻落实市两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全力推动“双城”建设,持续汇聚发展动能,奋力开启宜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全力推动“双城”建设,持续汇聚发展动能,要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和特色。要抢抓国家和省上支持高校向区域中心城市布局、成渝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大机遇,大力发展和提升高教园区,强化与国际国内知名大学合作,推动组建高校联盟,实现共建共享共融;支持在宜高校做实做特做强,扩大招生规模、提高办学质量,建设“一流学科”,实现内涵发展;高标准建设高职园区, 面向成都、重庆和东部先进地区,多模式引进符合宜宾市产业发展的高水平高职院校,建成宜宾国际职教城;深化国际教育合作,建设国际合作教育园区,鼓励在宜高校面向全球招生,扩大留学生规模,打造南亚东南亚和“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基地。
全力推动“双城”建设,持续汇聚发展动能,要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要积极融入西部科学城建设,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融合,共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大学科技园、院士工作站;着力打造名优白酒、智能制造、汽车、数字经济等产教研融合型行业,开展科研项目“揭榜制”和科研经费“包干制”试点,成功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加快建成全国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城市。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四川省党政领导干部任职管理办法》等规定,为进一步减少用人失察失误,把干部选好选...
宜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