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首城的生态之变

宜宾日报 2021-01-06 00:43 大字

□本报记者 王黎

阳光拉开了长江首城宜宾2021年的序幕。站在长江零公里处,脚下大江奔流,远眺绿意盎然。向北5公里处,曾是宜宾沿江工业区,以天原集团、宜宾电厂、宜宾纸厂等宜宾工业企业关停并转、退城入园,取而代之的是绿色步道。青山如黛,芦苇摇曳,与对岸的长江公园彼此呼应。

一个曾经的资源型城市,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已转身成绿色的“乐土”。

一组数据,两张名片,一窥这个城市在“十三五”时期的生态之变——

长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完成投资71亿元,建成68公里。

中心城区(省政府考核区域)2019年PM2.5平均浓度较2016年下降16.6%;优良天数率79.5%,较2016年上升6.7%。

5个国、省考核断面和20个市级考核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标准,优良率100%。

成功创建成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十三五”期间,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长江首城宜宾,奋力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生态第一城,保卫蓝天碧水与净土,开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以绿色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指数与认同感。

长江 长江 宜宾的使命与担当

保护长江,是长江首城的使命与担当。

2019年,翠屏区李庄镇永胜村村民王明均告别了“水上漂”的生活。王明均是一名捕鱼20年的老渔民,他和妻子退捕上岸后,拿到退捕的15.9万元补偿款,加上15万元的贴息贷款,着手把自家5间屋子打造成民宿。

“民宿就叫山居江景,长江就在家门旁,离李庄古镇很近,今后就改行做旅游吧。”王明均说。

地处金沙江、岷江、长江三江交汇处的宜宾,鱼类资源丰富,境内长江及其部分支流属于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区域。2019年,宜宾市禁捕退捕任务全面完成,退捕渔船630艘,上岸渔民共计1186名,转产率100%;江河上渔船、渔网已实现全部清零。

2020年夏天,一段视频引起媒体关注:一群飘鱼在金沙江水中穿梭,手电筒下,鱼群仿佛飘于水面,形成一道奇特的风景。这段视频是翠屏区农业农村局水产渔业站站长刘晓欢拍摄的。据他介绍,野生鱼群有追光的习性。以前,由于过度捕捞,飘鱼鱼群已多年未见。(下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宜宾市政协“围绕中心 助推发展”建言献策论坛会召开

本报讯(记者刘燕蓝)2020年12月31日,市政协“围绕中心助推发展”建言献策论坛会召开。会上,全市政协18个界别小组和10个委员小...

宜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宾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