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述风洞场罗氏家祠

宜宾晚报 2020-07-09 11:41 大字

《宜宾晚报》曾刊登《盘点宜宾老祠堂》一文,对近自老城区,远至金坪、高店、南溪等地现存的、无存的各家祠堂都有所记述,笔者在这里做一个补充:风洞场罗氏家祠。

历史上有两次“湖广填四川”的大移民潮,一次是元朝末年,一次是明末清初,其移民多来自麻城,有“湖广填四川,麻城占一半”之说。风洞场罗氏家族是元朝末年为避红巾之变,从湖广省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石塔里芭蕉沟高石梯移民到四川省下南道叙州府宜宾县天池乡风洞场落业建祠堂。地址是现在叙州区普安镇普和村普和小学。

今日八一二厂高烟囱对岸的金沙江边,原是有名的风洞老码头。从风洞码头的石梯而上,是通向云南昭通的石板大官路。广义的风洞是大地名,主要是指风洞码头,也包括沿大官路几里远的周边地方。风洞场距风洞码头很近。

当年的风洞场罗家祠堂是方砖墙、青瓦。八字大槽门的门楣上方有一块“羅氏家祠”四个楷书大字的竖匾。槽门内是一个大四合院,正面是大厅堂,两边有厢房,大厅堂中间是神龛,建在半人多高的台基上,供奉祖宗神位。祖神牌上写的是楷书:

“罗氏堂上历代高曾祖妣/考之神位”,左有穆字,右有昭字。昭、穆是排行。排一、三、五、七、九的在“昭”的一边,排行二、四、六、八、十的在“穆”的一边。笔者罗文敏今年84岁,从一世祖罗伯受到文字辈是第十七代。

罗家祠堂有产业,在乡下有几处田地,租给族人耕种,还曾在叙城有店铺租金。祠堂收入主要用于办清明会和盂兰会以及济贫、助学。每年清明节,族人要给祖宗上坟扫墓,烧钱挂纸放鞭炮,要办酒席,有几十桌人。本家族的男女老少都可以去吃,不交钱,由祠堂开销,叫“吃清明会”。大荤大肉九大碗,足够族人大快朵颐。待字闺中的女儿可以去吃,但婚后就不能回去吃清明会了。盂兰会是七月十五日中元节,也要办酒席。

罗家祠还有祖坟山,供族人埋葬。祖坟山上有松树林,一九五八年“大跃进”,松树被砍光,坟山被人开荒,把坟都挖掉了。现在建普和新区,祖坟山被推平了。

罗家祠堂是开放的,是当地人玩耍的场所。周边乃至较远的人,不分姓氏,有了空就到罗家祠来耍。正月初一更是热闹,男女老少穿着新衣新鞋都到罗家祠来耍。

风洞场原无街铺,一九四六年修了一条街。两边有一些店铺,叫普和场,就不再叫风洞场了。也是同一年,普和乡中心保国民学校从上川祖庙搬到罗家祠堂。中心保国民学校是完小,有初小和高小。中心保国民学校是全乡的教育中心,家住很远的男女学童都到此校来上学,还有住读的。普和乡中心保国民学校搬到罗家祠堂后,就在大门外面建了一个篮球场,有一对完整的篮球架,篮板篮筐齐全。除了本校师生外,很远地方的人都到这里来打篮球。逢年过节还有耍狮子爬高竿的表演,四面八方的人都来观看。以前没有家庭作业,下午放学后,一些学生舍不得离校,还要在大院内或球场上耍一阵才回家。

1950年上半年,普和乡中心保国民学校停办,下半年复办,改名叫普和小学。1971年—1976年,普和小学还办了两届初中班。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普和小学扩建,有六百年多年历史的罗氏家祠被拆除。

新闻推荐

宜宾市妇联 打造特色品牌 让孩子快乐阅读

本报讯(记者樊永红)近日,记者获悉,市妇联结合工作实际,精心培育,打造家长陪伴参与孩子快乐阅读的亲子阅读品牌,让孩子健康快乐成...

宜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宾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