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官厚禄” 鹿耳瓷尊
这尊粉彩行乐图鹿耳瓷尊,口径18.8cm,腹径36.5cm,底径24.5cm,高48cm。直口,鼓腹,圈足,圈足内有“大清乾隆年制”三行篆书款。整器施以釉上粉彩,颈部饰以对称鹿头形耳,腹部绘有行乐图,一组为欣赏绘画,一组为欣赏诗文。现藏宜宾市博物院,为国家三级文物。
瓷器用瓷石或高岭土为原料,可制成各种形态的坯,在高温中煅烧(1200℃以上),形成坚硬耐用的瓷胎;瓷胎上还附着一层釉,再进行高温烧制,使它与胎紧密结合;烧成的瓷器表面光滑,不吸水,污物难以渗透,便于清洗。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原始瓷”,但其仍处于初始阶段,直到东汉时才完成了由陶向瓷的过渡。此后,瓷器很快取代了金、银、铜、漆等材质的器物,成为主要的饮食用器具。元明清时期,彩绘瓷达到顶峰。
尊的历史则非常悠久。新石器时代的尊为陶制,器形为敞口、粗颈、深腹、圈足。商代流行青铜尊,最初是一种大中型盛酒和祭祀的礼器。商代早中期的尊均有肩,以圆体尊为主。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有方形尊和觚形尊。西周时,又出现了垂腹的圆尊。
宋以后瓷尊盛行,用于盛酒或做宫廷陈设用器。北宋中后期,尊的功用逐渐发生变化,装饰的功能已超过实用,而自元代以后基本上已无任何实用功能。瓷器中,常见的尊主要有:出戟尊、交泰尊、鱼篓尊、太白尊、莱菔尊、苹果尊、牛头尊、观音尊、络子尊、如意尊、双陆尊等。
鹿耳尊始于清康熙,至乾隆时期盛行。鹿与禄谐音,取“高官厚禄”之意。行乐图即今日俗说的“生活照片”,反映了当时的一些生活场景,如诗文、饮酒、品茗等内容。
此尊尊底虽有“大清乾隆年制”款识,经鉴定,应为清末民初仿古瓷。民国仿古瓷数量多,范围广,历代名窑瓷器及清代官窑瓷器均在其仿制之列,尤其是仿清乾隆瓷器最为流行。
自清帝退位官窑瓦解之后,仿造清代官窑产品一时成为风尚。究其原因,一则是官窑瓦解之后,官窑良工四散而流入民间,从前想仿而不敢仿的贡品,但仿无碍。二是社会上对仿古瓷的需求大增,给仿制者带来了很大的利润。《饮流斋说瓷》中记载“自(清代)末叶至近日所仿至为进步,一由官窑良工四散,禁令废驰,从前所不敢仿之贡品,今则无所不敢也”。清之后至解放前,瓷器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充分体现出古今相交、中西相融、雅俗共赏的时代文化特色。
新闻推荐
晚报讯日前,记者从宜宾市天池公园管理所获悉,天池公园将扩展规划面积达到46公顷,以满足市民和游客的需要。6月28日上午,记者...
宜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宾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