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 宜宾市“童伴计划”打通“最后一公里”

宜宾日报 2020-07-02 02:46 大字

□本报记者 樊永红

日前,记者从团市委获悉,今年以来,团市委将“童伴计划”提质扩面作为工作重点,通过自筹资金,机制化、标准化、规范化在全市47个村实践“一个人、一个家、一套工作体系”项目模式,打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最后一公里”,“童伴计划”正式进入3.0版本。

宜宾是农民工输出大市,也是农村留守儿童大市。据统计,全市现有4.23万名农村留守儿童,是全省留守儿童最多的市(州)之一。共青团宜宾市委在2006年就启动了“农村留守学生关爱行动”,2017年实施“童伴计划”试点项目,取得了良好效果。此次“童伴计划”提质扩面3.0版本,切实解决了宜宾市留守儿童亲情缺失、监护缺位、身心健康等问题,消除外出农民工后顾之忧。

精心选聘“童伴妈妈”

提质增面后的童伴计划严格按照“童伴妈妈”选聘标准和流程,从项目村本地19-55岁妇女中,选拔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热爱公益事业、热爱儿童工作,有奉献精神,对项目村(社)未成年人情况熟悉,没有不良行为记录的“童伴妈妈”拟任人选,并通过自愿报名、项目村未成年人监护人投票、公开公示等选聘流程,在全市47个项目村择优选聘47位“童伴妈妈”,签订《“童伴妈妈”志愿服务协议》。

各级团委定期对“童伴妈妈”进行业务培训,解读“童伴妈妈”工作手册,讲解“童伴妈妈”的服务职责、工作内容、工作要求、考核办法以及注意事项,并针对“童伴妈妈”提出的困惑进行了一一解答,确保“童伴妈妈”严格按程序履职尽责到位。

实施“童伴妈妈”常态化家访制度,统筹指导47位“童伴妈妈”积极组织2000余名农村留守儿童、特殊困境青少年开展感恩、防拐自护、预防溺水、灾害避险等主题教育活动,并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协调权益矛盾纠纷,解决低保办理、失学返校、特困救助等诉求147例。

爱心构筑“童伴之家”

“童伴计划”每个项目村均按照“标准化配置+个性化设计”原则,匹配建立一个室内空间不小于20平方米、室外空间不小于80平方米的“童伴之家”,有效填补村级留守儿童实体化关爱阵地的空白,为留守儿童提供了稳定安全的活动场所。

除组织开展课业辅导等日常活动外,“童伴之家”还实行活动“菜单式”服务,专门邀请专业社会工作者结合儿童心理特征、兴趣爱好以及不同时间节点,设计“我是小小兵”“科学小实验”等一系列主题活动供“童伴妈妈”选择,有效解决活动单一的问题,进一步拓宽留守儿童眼界,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

“童伴妈妈”每周固定开放“童伴之家”不低于16个小时,每月至少举办 1次主题活动。定期组织“走出农村、走进城市”励志体验活动。在母亲节、汛期等时间节点、时段,积极开展感恩、自护、避险等主题教育,广泛宣传发放《青少年自护手册》《防溺水安全知识手册》《儿童防拐安全知识手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该项目实施以来,“童伴之家”已累计开展主题活动700余次,参加儿童达2万余人次,“童伴之家”已经成为项目村儿童最喜爱的课外学习娱乐阵地。

多措并举织密“关爱之网”

市、县(区)团委建立“童伴计划”工作专班11个,采取一把手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方式,明确牵头部室、工作目标和完成时限,做到人人肩上有压力、有任务、有责任,全力推动“童伴计划”项目落地落实。同时,将“童伴计划”纳入中心工作系统谋划,构建起以“童伴计划”常态化关爱为主轴,“情暖童心”“青春助学”“暖冬行动”“爱心圆梦”持续化集中帮扶相结合的留守儿童关爱项目体系。

在春节期间,全覆盖组织开展“返乡家长座谈会”,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的沟通联系,注重督促家长履行监护义务。通过举办宜宾市返乡青年创业项目交流会,展示青年返乡创业成果,宣传返乡创业就业政策,鼓励引导青年农民工回乡创业就业,从源头解决留守儿童问题。2020年春节期间,全市“童伴计划”项目点累计宣传发放返乡创业就业扶持政策、招聘信息汇编等资料1万余份,在“童伴计划”的带动影响下50余位家长返乡创业就业。

在疫情防控期间,全市47位“童伴妈妈”对留守儿童家庭开展防疫宣传、信息排查和登记,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奔走于留守儿童家庭,为他们送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宣传资料3000余份、学习用品400余套,帮助留守儿童解决“上网课难”“没有消毒水”“买不到辅导书”等实际问题35个。

关爱后代 守望明天

新闻推荐

宜宾25家名茶企将参展茶博会

本报讯(记者李美琪)为期4天的第九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将于7月2日在成都世纪城会展中心开幕。为大力彰显宜宾茶文化的深厚...

宜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宾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