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武汉,我们竭尽全力!
——对话奋战在武汉一线的四川省援助湖北医疗队②
第三批 2月2日出发的四川省第三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受访者供图
第六批 2月9日,四川省第六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集结出发。本报记者 何海洋 摄
第七批 第八批 2月13日,四川省第七批、第八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奔赴武汉。王路炜 摄
一线抗疫 群英谱
第三批
领队叶铖
每名队员都很努力 身后都有感人故事
● 能成功救治高龄患者,源于对所有重症病人的早评估、早干预、早治疗
名片
四川省第三批援助湖北医疗队
2月2日,由126名队员组成的医疗队出发。全队包括18名医生、101名护士、3名技师等,分别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省人民医院、省肿瘤医院、成都大学附属医院等12家医院。
该医疗队工作所在地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主要负责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救治。
□本报记者 李寰
2月21日,距四川省第三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出发已近20天。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传来消息,一名85岁高龄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一名90岁的患者也明显好转。
进驻该医院的第三批医疗队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在高龄重症患者的治疗方面有哪些经验和启示?记者采访了四川省第三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领队、省卫生健康委规财处副处长叶铖。
克服了重重困难
记者:医疗队接管的都是危重症患者,治疗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如何克服?
叶铖:2月4日,医疗队进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接管部分重症病区,当时面临较大的困难和挑战。其中,主要是医疗设备短缺,比如无创呼吸、高流量呼吸治疗仪等都不能得到保障。我们协调从华西医院本部、省肿瘤医院等紧急配送了一批设备过来。
氧气供给不足也是困难之一。因为病房是由普通病房改造成的危重症病房,一下又住进了那么多危重症患者,所以氧压和氧流量达不到重症病房需求。经过反复协调争取,目前供氧需求基本能得到满足。
院感防控的压力也非常大。我们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对院感流程进行了再梳理,加强了队员自身防护培训,指定2名队员每天监督队员防护服穿戴,严格操作流程,防止因防护不到位而发生感染。驻地酒店也同样按照防疫感控要求,因地制宜改造。
此外,人手不够、人力不足也是困难之一。按照标准ICU要求,1张床需配比1名医生3名护士。但短期内从30张扩张到80张床位,医护力量严重不足。对此我们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协调,抽调了12名非呼吸重症医生,对医护结构、排班流程进行了优化,将专业与非专业、支援队伍与本院医师搭配轮班。护理上,我们将病区分为危重症、重症、轻症三个小区,确保工作能顺利开展,队员又能得到适当休息。
救治重症患者有心得
记者:第三批医疗队治愈了一名85岁高龄的患者,还有一名90岁患者也将治愈出院。请问在高龄重症患者治疗方面有哪些经验和启示?
叶铖:高龄重症患者医疗救治是我们的重点和难点。能成功救治两名85岁以上的高龄患者,源于我们对所有的重症病人早评估、早干预、早治疗,最大化地避免重症转为危重症;加强对重症患者的护理,不仅要保证生命体征实时监测,还要加强患者的营养补给及生活护理;同时我们还通过多种方式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有的高龄患者基础疾病较多,所以多学科病例讨论和会诊也很重要。
在这个过程中,医疗队每名队员都很努力,每个人都有一段生动感人的故事。
第六批
领队刘胡
搭方舱医院心愿墙 带患者练起八段锦
●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全队必须平平安安、一个不少地回去
名片
四川省第六批援助湖北医疗队
由来自11个市州的72家医院、303名医护人员组成,2月9日出发。抵达武汉后,与四川省第四批援助湖北医疗队会合,共同管理汉阳方舱医院的480名患者。
□本报记者 李寰
日前,汉阳方舱医院53名轻症患者已出院,为他们提供治疗的就有四川省第六批援助湖北医疗队的医护人员。
作为四川援助湖北医疗队中人数最多、涉及医院最多的一支队伍,第六批医疗队是如何管理的?记者采访了该医疗队领队、省卫健委医政医管处一级主任科员刘胡。
队伍庞大如何管理
记者:如此庞大的队伍,压力大吗?
刘胡:我正月初一就抵达武汉了,当时是四川省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的副领队。2月9日,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任命我担任第六批医疗队的领队。了解到这支队伍的医护人员来自11个市州72家医院,驻地又分散在三个地方,顿觉压力巨大。当时,我们队伍中没有院感专家,如何保证队员的个人防护不出问题,是我工作的重中之重。
记者: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刘胡:压力就是动力。首先要明确工作职责,责任层层落实。第一层是我,我是整个医疗队院感防控第一责任人;第二层是各市州的医疗队长;第三层是各派出医疗机构负责人。其次是制定制度流程。我们组织制定了《驻地院感防控手册》等并组织全队学习。第三是强化院感培训。我们邀请院感专家进行防护知识培训和防护器材穿脱演练;增派两名院感专家补充队伍的院感防护专业实力,并培训部分护理人员担任院感监督员等。截至目前,我队无医务人员感染。
医患信任关系如何建立
记者:我们在方舱医院看到,核酸检测、CT的结果都会进行公示。医务人员专门设立了一块心愿墙,还经常带着患者开展各种活动。如何看待这种管理模式?
刘胡:方舱医院接收的都是轻症患者,治疗方案相对并不复杂,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也还在探索阶段。医务人员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安抚患者。信息公开,让患者知道每次检测结果,让他们对康复时间有个预期,有助于医患间建立信任关系。
我们设立心愿墙,是为了给患者更多心理疏导的途径,让他们把想要表达的心愿、对未来的规划、对家人朋友的思念写下来。医务人员还组织了一些活动,比如带着患者练习瑜伽、八段锦等。这些都是为了疏导患者情绪,对于治疗有很重要的作用。
队员必须一个不少地回去
记者:您最想对队员说些什么?刘胡:在进舱之前,我告诉所有的队员,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全队必须平平安安、一个不少地回去。
我们的队员非常不容易。我们测算过,队员们每次工作基本上要9个小时,其间不能吃喝和上厕所。有的医生穿上了纸尿裤,有的因为防护装备长时间的压迫导致皮肤压伤甚至破损。尽管这样,他们对工作尽职尽责,从来没有抱怨过。我想对他们说:“感谢,保重,坚持!”
第七批
领队杨进
成立中医突击队 治疗“一人一方”
●我们有10名有中医执照的医生,是这支队伍的特色
名片
四川省第七批援助湖北医疗队
2月13日,医疗队奔赴武汉。队员来自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省骨科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工作地点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主要负责该院新冠肺炎病区重症及危重症患者的救治。
□王路炜 本报记者 袁敏
在过去的10天里,四川省第七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领队、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杨进和队员们经历着重重考验。
“每一名队员都是可爱的,他们的无畏令人感动。”杨进说,他记住了队员们面对困难和危险不退缩的身影,“是队员们的付出,换来了一场场的胜利。”
迅速搭起工作大框架
记者:带队出征武汉,有哪些困难?
杨进:2月12日晚上11点,我接到带队出征的通知。第二天下午5点,我们的队伍就乘机出发了。来得实在有些匆忙,这也是医疗队每名队员的感受。到达武汉的当晚,我们在宾馆驻地忙到凌晨才基本把人员物资安排妥当。
2月15日上午10点,医疗队的第一批队员就开始进入病区工作。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院区是由肿瘤专科医院临时改造成的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我们医疗队接管9楼和10楼两个重症病区后不到12个小时,128张床位就全部收满。因此,医疗队所承担的临床救治任务是艰巨的。
拿着医疗队的大名单,我们迅速将医疗队分成6个医疗组,每3个医疗组负责一层楼的医疗救治工作,每层楼安排一名主任统筹工作。这样,基本搭建起了病房工作的大框架。
实现同质化临床医疗
记者:下一个关键点是什么?杨进:实现同质化临床医疗,是我们下一步的工作目标。临床处置过程中,要与国家诊疗方案的要求保持一致,同时也要和我们在川内救治重症病人的要求保持一致。要保持质量和标准的一致性,就需要我们对每一项工作细节进行再梳理和细化,把前期没有顾上的短板逐一再补上。
记者:医疗队中有不少中医,他们的作用如何发挥?
杨进:我们有10名有中医执照的医生,这也是我们这支队伍的特色所在。为发挥中医药在临床一线的优势,医疗队专门成立中医突击队,并由一名来自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博士生导师领队,统筹两个病区的中医药治疗。为提高救治水平,我们提倡中西医结合更需要有针对性,争取做到“一人一方”的针对性治疗。
记者:想对队员们说些什么?杨进:坚守在武汉,医疗队里的每个人都很辛苦,我由衷地敬佩每一名能打能冲的队员。作为领队,我将继续发挥在外科感染防控方面的专业特长,把病区和驻地感染防控想得再细点,把制度流程做得再实点,也为队员们想得再多点。
在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能一起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是我们医疗队每个人的荣耀。当然,我们也要一起平安回家,摘下口罩,开怀大笑。
第八批
领队陈心足
防止重症病情恶化 加快轻症治疗进程
●加快病房床位周转,让更多重症及危重症患者得到床位
名片
四川省第八批援助湖北医疗队
队员来自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宜宾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工作地点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主要负责该院两病区新冠肺炎重症及危重症患者救治。
□王路炜 本报记者 袁敏
2月13日,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宜宾医院副院长陈心足临危受命,担任四川省第八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领队。1981年出生的他,是目前四川援助湖北各医疗队中最年轻的一名领队。
陈心足说:“医疗队的每一名队员都是可敬的,他们都是我的老师。我的任务就是为每一名队员认认真真地服好务。”
和爱人彼此隐瞒递交请战书
记者:听说你的爱人也来到了武汉,是这样的吗?
陈心足:疫情发生后,我和爱人都瞒着对方向医院交了请战书。我爱人是随第五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到达武汉的。她从成都出发时,我还在宜宾。我很理解她的选择。2月13日,我也到了武汉。我在长江这边,她在长江那边。得空时,我们就在电话里问声好。
记者:混编是这批医疗队的最大亮点,你是如何整合队伍的?
陈心足:第七批、第八批联队来自省内35家医疗单位,队员之间彼此都很陌生。到武汉后,我们很快成立了两支队伍的临时联合党委,同时成立了16个党支部。在临时联合党委的统筹下,整个队伍很快就有序运转。在后续的工作中,我们还要积极发展入党积极分子,设立党员先锋岗,发挥好党组织的作用。
抓两头加快病房床位周转
记者:重症治疗有哪些策略?陈心足:随着“应收尽收”的推进,病房的重症及危重症患者所占比重将持续提升,我们正做积极应对准备。医疗队主要抓两头,首先是抓好重症的治疗,充分利用专家组会诊,实行“一人一策”策略,防止重症病情的恶化升级。其次是抓好轻症患者的周转工作。我们要尽力让更多重症患者向轻症发展,同时加快轻症患者治疗进程,以此加快病房床位周转,让更多重症及危重症患者得到床位。
经过动态调整,我们有更多的精力来优化提升治疗策略,提升医疗护理质量。
记者:高强度的工作下,队员们每天也很辛苦。你是如何照顾他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呢?
陈心足:关心每一名队员的工作和生活,给他们更多的帮助和温暖也是我的职责所在。
队里每天都会收集每名队员的身心变化情况,对其分析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我们还想了一些办法服务队员们的工作和生活。比如,队里特别把夜宵放到了宾馆方便取拿的通道上,这样下夜班的队员回来,不用多走路,就能感受到温暖。队员需要药物,我们想办法争取当天交到队员手上。出征匆忙,很多队员来不及理发,我们也组织、联系给队员理发等。
新闻推荐
本报讯(肖雯文记者刘婧)昨(24)日,记者从市救助管理站了解到,为了进一步建立起稳定和谐的抗疫氛围,近段时间,市救助管理站通过亲情...
宜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宾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