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经开区产学研港城融合发展 助力宜宾加快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
宜宾临港经开区智能终端产业园 汽车产业园内,奇瑞新能源汽车已经开始投产。本报记者 罗友莉 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宜宾临港经开区长江大桥北岸入口处。 本报记者 曾朗 摄四川自由贸易区宜宾协同区。科创中心一隅。本报记者罗友莉 摄四川大学宜宾园区。 本报记者 罗友莉摄 新农村建设。宜宾市智能轨道快运系统T1示范线开放体验试运行。
本报记者 罗友莉 摄 宜宾市长江综合治理项目(临港段)。
□临港经开区党工委临港经开区管理委员会
宜宾临港经开区是宜宾市中心城区向东沿江发展的核心区域,于2009年12月18日正式成立,2013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一路走来,临港经开区始终承担着市委、市政府推动转型发展、践行高质量发展“试验田”“排头兵”和“先行者”的任务。
尤其是站在宜宾加快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这一新的起点,作为全市核心区、经济增长极和对外开放桥头堡的临港经开区,按照宜宾“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要求,正加快建设“科教创新、新兴产业、现代港口、沿江开放、城乡统筹、宜人宜居”六个示范区,努力打造“产学研港城”融合发展的现代临港,助力宜宾加快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
产业助“港”奠定现代化发展新格局
2016年9月14日,宜宾市第一家智能终端项目与临港经开区正式签约。
2017年1月19日,临港智能终端产业园(一期)标准化厂房主体工程封顶,实现85天完成3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主体工程建设目标;6月,首台“宜宾造”笔记本电脑正式下线,第一台面向中高端市场的智能手机正式下线。
2018年3月,临港智能终端产业物流专线开始运行;8月,以“科创港城 智汇宜宾”为主题的2018中国机器人大赛在位于临港经开区的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2019年5月,第一届中国国际智能终端产业发展大会在宜举行;8月,极米智能光电产业园在临港经开区正式开工……如今,包括朵唯、苏格、领歌、酷比、垦鑫达等品牌企业已深深扎根临港。
这些只是临港经开区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临港经开区主动对接融入宜宾“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的核心区建设,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从无到有,以智能终端、轨道交通、汽车、新材料和现代服务业的“4+1”产业勾勒出了临港“产业脊梁”。
截至9月中旬,临港新兴产业以平均6天签约一家的速度进驻了150家企业,其中有中兴、中车、康佳、裕同科技、得润电子等为代表的上市企业11家,有创世纪、易景科技、极米科技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或独角兽企业8家,已投产企业96家。凯翼汽车、奇瑞新能源汽车试生产下线,宜宾成为全省首个拥有轿车、SUV、MPV三大类传统乘用汽车生产资质的城市。川内唯一的智能轨道交通产业基地达到总装生产能力,智轨T1示范线也在进行开放体验式运行。
数据显示,去年临港经开区增规上工业27户,规上工业企业达60户,实现产值143.9亿元,工业增加值增长186.4%。在全国219家国家级经开区综合排名从2017年的86位跃升到了43位,全省8家国家级经开区中从第6位跃升至第3位。力争经过3年左右的努力,四大产业将实现2000亿元以上的产值,实现“再造一个产业宜宾”的目标。
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港还是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首个改革先行区,承担着“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使命。同时,为加强区域互联,打造自贸协同高地,去年,位于临港的宜宾港持续抢抓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全省“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的战略机遇,积极探索突出南向、东向开放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打造四川南向开放枢纽门户的战略谋划,成功打通了沟通南北、贯通东西、物流全球的“川-桂-港(马)”四川南向出海最便捷铁路通道。宜宾港集装箱吞吐量实现8年连续增长,为推动全省对外开放合作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宜宾综合保税区已报国务院待批;保税物流中心(B型)、国家进境粮食指定口岸运行良好。与成都经开区深化区域协同,与遵义经开区缔结友好园区,主导成立了宜宾港长江港口联盟,与重庆港、武汉港、南京港、唐山港、上海港、北部湾港形成战略合作。
贴心筑“港”打造高质量发展营商新环境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服务,更离不开高质量的营商环境。
“你们的用工缺口我们已经了解了,300人的招聘方案已经出来了,明天我们工作人员就分赴各个区县组织专场招聘会。”“你们的排洪沟堵塞问题已经了解,中午我们就和项目中心过来实地查勘。”……在临港企业服务中心2楼,临港经贸科技局副局长、企业服务中心主任范洪斌电话一个接着一个,“全部是企业遇到实际困难了,打过来希望我们能够协调解决的。”
临港成立企业服务中心以来,为精准服务企业,提出了“终身保姆、贴身管家、私人订制”的核心服务理念,即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不管大事小事,只要企业有问题或困难需要中心协调解决的,都会竭尽所能为企业排忧解困。“比如,帮助企业解决从员工到中高管的住宿问题、过渡性住房问题以及子女的入学问题等,让企业职工在生活上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到企业的项目建设、生产经营中去。”范洪斌说。
针对入驻企业个体情况不同,临港企业服务中心还安排专人负责新入驻的招商引资项目,通过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为企业量身打造专业的服务计划,全程跟进项目开展情况。
对企业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在临港,不仅有贴心的服务,还有惊人的效率。
“既不需要往返各部门之间奔波,又能避免多部门重复提交材料,非常方便快捷。”宜宾众信科技集团办公室主任曾炼提起在服务中心“多证合一”综合业务办理窗口就把分公司的营业执照一次性办妥的经历,赞不绝口。四川酷比通信设备有限公司项目部负责人也表示,过去在外地城市办理营业执照要花10多天,在临港仅仅3天就全部办妥,“这样的速度和服务让人觉得踏实、靠谱。”
正是这样优质的营商环境,为临港经开区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科教兴“港”“双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和核心动力
“着力创新驱动,努力建设科教强市,切实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和核心动力。”时间回到2016年10月,市第五次党代会召开,会上明确宜宾要实施科教强市战略,作出了加快建设“双城”的决策部署。明确要以大学城建设为突破口,推动教育产业大发展;要以科创城建设为突破口,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
为此,市委、市政府委托上海同济、新加坡邦城等国内外知名规划设计单位,在宜宾高新区规划36平方公里,用于大学城和科创城建设,一期规划面积约12平方公里,其中大学城6.5平方公里,科创城5.5平方公里,按照“城市围绕大学建、产业依托教育兴”理念,与建设长江上游区域中心城市相结合,着力打造宜宾高端创新人才的集聚区、高端技术研发集成的核心区、高端成果转化的示范区和城市建设的新地标。
作为宜宾实施“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的重大支撑,“双城”规划有大学校区、科研中心、孵化中心、配套服务商业、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等一系列配套功能。
目前,大学城方面,宜宾已与18所高校签署合作协议,其中15所签署了项目落地协议,已有四川大学宜宾园区、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西华大学宜宾校区(一期)、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宜宾分院4所高校建成开园、开学,在校大学生由2016年的2.5万人增加到现在的5.7万人,其中,留学生来自50余个国家共计600余人。此外,宜宾学院新校区(一期)将在年内建成,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宜宾校区(一期)2020年3月建成,成都理工大学产业技术学院预计今年10月开工。
科创城建设方面,中国人民大学宜宾长江经济带研究院等产研院及邓中翰院士工作站、清华启迪控股等科研团队入驻宜宾市科技创新中心。
“我们将围绕科技园区、科技金融等领域在宜宾展开多层次、多渠道深度合作。”陈斌斌是宜宾启迪科技园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宜宾启迪科技园)总经理,据他介绍,去年4月,宜宾启迪科技园与市科教集团就科创中心产业规划、孵化器及园区运营、招商服务等方面签订合作,将对科创中心进行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的运营管理。
陈斌斌介绍,宜宾启迪科技园将依托清华大学科技与人才、启迪旗下科技产业、科技服务平台、科技园和孵化器运营服务经验,以及覆盖全球的合作资源网络等,以打造“长江经济带科研智汇谷、成渝城市群创新策源地”为核心引领,集聚优势科研资源和力量,致力于科技研发、创新服务、产业培育,将科创中心形成集产业功能和研发功能于一体的科技产业综合体。
“双城”建设不仅增强了宜宾经济发展后劲和核心动力,也为临港经开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活力。
未来,临港经开区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大胆探索、优化措施,推动临港更好更快更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在优化机制“增内力”、做强产业“壮底气”、服务双城“增内涵”、做优开放“促活力”四个方面,以此做好万里长江第一城“排头兵”,当好宜宾加快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的“压舱石”。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临港经开区提供
新闻推荐
四川大学宜宾园区9月23日,四川大学宜宾园区举行开园仪式,第一批建筑与环境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等34个团队、200余名研究生及...
宜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宾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