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一中 抢占高考改革机遇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宜宾日报 2019-09-09 00:54 大字

编者按:今年,全市教育事业呈现出又好又快的高质量发展态势,高考取得历史性突破,涌现出了一批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的优秀学校,团结协作、砥砺奋进的优秀教师团队,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优秀教师典型。即日起,本报将开设“担教育使命 学榜样前行”栏目,对其中的部分优秀代表进行报道,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陈玉霞

面对高考改革,如何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是各学校亟需解答的重要问题,2019年高考,宜宾市一中取得不俗成绩,这也与其多措并举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密不可分。

据宜宾市一中校长田贵荣介绍,近年来,学校以解决高中教育教学瓶颈为抓手,探索符合学校实际的拔尖创新人才科学有效的培养机制和运行机制为目标,力求打造拔尖创新人才发展的教育管理、教学研究与专业化队伍,同时,对学生实施“菜单式”个性化培养,大幅度提升进入顶尖名校的学生人数。

依托学校基地班建设,学校以“自主、个性、精准、创新”为核心思想。基地班通过高中三年课程设置来确保学生自主的时间和空间,通过落实任务来提高学生自主的效率,形成系统的管理体制,形成学校统筹、分管校长和年级主任具体落实,参与包班,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上比其他班级更有自主权。在学生成长规划和路径的个性化方面,学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师生、家长一道明确每个学生的成长规划和成长路径,形成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方案。

学校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上,以稳定师资队伍为出发点,形成选择的制度和操作的规范,从学生的思想、目标、学法、习惯和学科学习等方面查找问题,做到问题精准,措施有针对性。同时根据问题整合学校、教师、家长资源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坚持班科碰头会,共同发力,确保效果。

此外,学校通过重视学生发展性评价、问题解决性评价、短期与长期评价有机统一,针对基地班教师,单列评价制度,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推进评价制度的创新。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注重根据学生发展目标和特点开设课程,立足于学生发展和高考,注重长线和短线有机整合,针对特优生培养的短板增加课时,明确内容,达成效果,特别是学生的身体和心理、意志品质、反思和自我调节等方面。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除了校内相关制度创新以外,在家校合作方面也在积极探索创新,学生、家长、教师在学生目标上、个性特长上、发展路径上等方面取得共识,引导和培训家长,形成合力,努力让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立足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学校针对特优生情况进行大胆创新,特别是在教学工作上,积极思考如何将工作做实在,下移到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并针对特优生开展竞赛辅导、多元成才、个性发展、科创能力、社会实践等。

担教育使命

学榜样前行

新闻推荐

宜宾故事会教育专场开讲

本报讯(记者陈根)昨(6)日上午,“我和祖国共成长携手共创文明城”宜宾故事会教育专场在宜宾市委党校江南会堂开讲。本场故事会...

宜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宾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