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声高出白云上
□ 马道荣
摆在面前的文稿,厚重有加,正是蔡逸老师毕生心血的具象呈现。
文集分为学术卷、文赋卷、演讲卷、序跋卷、译文卷。
学术卷收了学术论文10篇,以《试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为压卷之作。
文章从东西方文化之异同比较入手,梳理出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就是“重人事,轻鬼神;重中和轻激进;重德教轻法治;重义轻利;重群体轻个体;重继承轻改革;重静轻动。”颇具见地,让人得窥蔡逸老师治学的功力。
文赋卷收入文赋12篇。抒写宜宾菜的《一品九州官府菜》,为翠屏山菊展写真的《流光益彩,活色生香》,描写蜀南竹海的《竹海诗话》,写人的《篆刻家周植桑》等篇什,俱各具特色。其《宜宾学院赋》遣词铸句,自然流畅,题旨深远而不着痕迹。“花香潜入绿窗中,浓阴覆地;书声高出白云上,峻阁凌霄。”读后使人气爽神清,有亲临其境之慨。三封《佚书》,更是老师记载自己在逆境中的心路历程,不可多得。
序跋卷,收入序文、跋文37篇。
以其师道尊严,求其写序题跋者甚多,惟愿“一经品题,便作佳士”也。
蔡逸老师的序、跋,为诗词集所写为多。当下文坛,脱离文本乱说一气的序跋并不少见。老师承诺作文,总是先披阅书稿,斟酌再三方才动笔,因而能直指人心、鞭辟入里。而像《重晴集》《僰道吟》《三江集咏》《古叙新声》《僰道新风》等,又皆为多卷本,集集都作序题跋,实在很难为人。先生却能不厌其烦,逐一为之,足见其对诲人不倦师道的秉持。《熊明宣文集》序,尤为爱读。“我心中的熊老先生”,曾任川南师范学校校长。蔡逸老师是其门生。蔡逸老师通过几次与熊校长的亲切接触,将其高尚人品刻画得淋漓尽致,有声有色。真是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演讲卷,收录文章12篇。
执教高校,蔡逸老师为省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撰写了不少演讲稿,此为精选。
演讲着重讲诗词、对联的写作、欣赏,创作与艺术探讨。对于诗词、对联,先生随手拈来,都是妙句。而会心于文,见解独到。以《汉字的艺术》一文为例,老师开宗明义,说不讲汉字的书写艺术———书法,而是讲汉字本身固有的特点,音、形、义。中国是世界上韵文艺术最为丰富的国家,不但诗、词、曲、赋是韵文,还有各种戏剧、唱词,就连悼念逝者的文章都是韵文。先生深入浅出,将深奥的道理,诠释得妙趣横生。探讨学术而无学究气,十分难得。
译文卷,收录从古文翻译成的白话文18篇。自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提出的翻译信雅达三境界,就成为业界标准。要将古文译成白话文,没有扎实的文学功底和对于古文准确的理解能力、把握能力,是很难达到这个标准的。
先生乃当今终身学习的践行者,年届九十,犹自潜心“立言”,而兀兀穷年。可钦可佩!
第一次见到蔡逸老师,是在宜宾诗词楹联界的诗词讲座会上。当天,我早早在前排入座等候,始终毕恭毕敬洗耳恭听。
何也?蔡逸老师,宜宾文化界大名鼎鼎的学者。
名不虚传!先生讲课,时而引经据典,时而野史传闻,旁征博引,左右逢源;侃侃而谈,娓娓道来,皆有感而发。整堂讲座,蔡逸老师不但能调动听众情绪,还能满足听众的获得感,受益非浅。
之后,凡是蔡逸老师的讲座,我每次必到。
不惟如此,更得老师亲炙。我的诗集《任飘来》,和所编《宜宾古今对联选》,皆承蒙蔡逸老师赏光赐序。老师命编次文集,自当效力,却是断然不敢品评。万般推辞而不得,惟有介绍编辑之中,分门别类的考虑与操作,以及点滴浅陋心得。
新闻推荐
本报讯(本报记者)昨(21)日下午3时,宜宾市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受高空低槽和地面弱冷空气共同影响,21日夜间到22日夜间宜宾市...
宜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宾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