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田怀古
□ 朱逢春(南充)
早就想去宜宾李庄看看,特别是拜谒梁思成林徽因故居。 初秋的一个周末,这个愿望终于实现。
从宜宾城区乘车沿长江而下,不过20分钟就到了李庄镇。这是一片长江冲积地带,地势平坦宽阔,土地肥沃。1940年, 这个地方以博大胸怀和睿智眼光,接纳了同济大学、金陵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等10多家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 共计1万多人迁驻。李济、傅斯年、童第周、金岳霖、梁思成、林徽因、梁思永等一大批中国文化科技界的名人巨匠云集李庄,让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千年古镇,成为抗日战争时期与重庆、成都、昆明齐名的中国文化大后方,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抵达李庄, 我径直走向梁林故居。沿着一条蜿蜒小路, 穿过一片竹林,一座四川民居呈现眼前。这是一座建于清代晚期的小四合院,穿斗结构,青瓦白墙,大门上悬挂着梁思成“关门弟子”罗哲文题写的“中国营造学社旧址”匾额。门前长着一棵脸盆粗的大桂花树,枝繁叶茂。旁边立着一尊梁思成塑像,身形消瘦,衣袂飘飘,背戴草帽,像是从野外调查古建筑归来。关于这棵树,罗哲文曾回忆说,当年梁思成经常将竹竿绑在树上,带领大家练习爬竿,因为这是在野外考察古建筑的必备功夫。
时值初秋,薄雾氤氲在长江边上这个宁静的村庄。站在梁思成、林徽因当年走过的小路上, 我一时有些神思恍惚。78年前,差不多也是在这个时节,时年36岁,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的林徽因,为躲避日军的轰炸,带着她的女儿梁再冰和儿子梁从诫,乘坐一辆敞篷卡车,从昆明出发,翻越滇川交界的一座座高山,一路颠簸,历时两周来到这里———宜宾李庄镇上坝村一个叫月亮田的地方。月亮田,这个美丽浪漫的名字,给连年颠沛流离而身心疲惫的林徽因带来一丝难得的慰藉。 一周之后,她的丈夫,因病滞留昆明的梁思成也来到李庄,将中国营造学社和一家人安顿在月亮田的一座老房子里。
走进小院,是一个小园子,想必当年为应对李庄的清苦生活,梁林二人曾在这里垦地种菜吧。正对院门的一排房屋,中间是门厅,右边是梁林卧室,左边分别是营造学社学员卢绳、 叶仲玑、王世襄、罗哲文的房间。罗哲文是宜宾当地人,喜欢画画和做手工,考入营造学社时只有16岁,先是跟随刘敦桢先生抄写《西南古建筑调查报告》。半年后林徽因见他对古建筑有悟性,便将其调到梁思成手下。梁、林二人对罗哲文悉心培养, 在对其进行严格技能训练的同时,林徽因还亲自教他英语课,并特意请卢绳讲授古典诗词。罗哲文后来曾担任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成为我国古建筑研究泰斗。
走进门厅,正面墙上并排悬挂着梁思成和林徽因青年时期的大幅照片。照片中的林徽因, 应该是她最美丽的年龄,柔美而沉静,眼神充满笑意,注视着穿越时空与她对话的每一个人。这就是那个写出“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美/是暧/是希望/你是人间四月天”的女子,是那个大诗人徐志摩为之痴狂、穷追不舍并为其写出“时光如水/总是无言/若你安好/便是晴天”的女子,是那个让中国哲学大师金岳霖为之倾倒而终生未娶的女子。梁思成曾回忆他第一次见到林徽因的情景,那是1919年夏天, 林徽因父亲林长民带她拜访梁思成父亲梁启超,“特别令我动心的是,这个小姑娘起身告辞时轻快地将裙子一甩翩然转身而去的那种飘洒。”就是这一动心,使两颗年轻的心如磁石般紧紧地吸在一起, 从此相濡以沫、相扶相携。如果没有那一次心动,我想,中国现代建筑史上,就不会出现梁思成、林徽因两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吧!
门厅后面一个稍大的房间是营造学社的办公室, 靠窗户一侧依次摆放7张木桌子。紧挨着的一个房间是梁思成的办公室, 两尊塑像还原了梁思成和同事莫宗江凝神工作的情景。中国营造学社,得名于北宋年间关于建筑设计和施工的专业性书籍《营造法式》,由朱启钤先生于1930年创办, 是我国第一个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民间学术机构, 抗战胜利后与清华大学合办中国建筑研究所。1931年,时任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的梁思成加盟营造学社,担任法式部主任,林徽因任学社校理。在李庄的六年, 是营造学社最为艰难但研究成果最为丰硕的六年, 也是梁林建筑思想逐渐形成的六年。 梁思成和林徽因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对中国古建筑的研究, 撰写出了中国建筑史的皇皇巨著———《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望着梁思成塑像,我似乎触摸到了这位建筑大师平静外表下跳动的脉搏和火热的灵魂,那就是为坚守信仰“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韧与执著。
穿过故居右边的走廊,最里面的两间房,就是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卧室和书房。卧室里,“林徽因”静静地躺在床上,她的儿子“梁从诫”坐在床边,陪伴着病中的母亲。当年,身患肺结核的林徽因,刚刚在李庄安顿下来,就因为旅途劳累和四川潮湿多雾的气候病倒了,并且病魔这一次比以往来得更加猛烈, 在病床上一躺就是六年,直到抗战胜利后离开。从北京到昆明再到李庄,他们的生活日渐贫困,几乎陷入了贫病交加的地步……
走出梁林故居,雾已散去,初秋的暖阳洒在寂静的李庄大地。我不由再次回望,依稀看见梁思成在昏暗的油灯下埋头撰写《中国建筑史》的身影,听到了病中的林徽因不停咳喘的声音。时光,像不远处的长江一样奔涌向前。在历史的长河中,就让我们记住他们吧———梁思成、林徽因,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开创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在世界享有盛誉的一代建筑大师。
新闻推荐
《最后一公里》海报。日前,脱贫攻坚主题电影《最后一公里》在影片原型地以及拍摄地四川宜宾首映。导演李伟及演员李彦锋、...
宜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宾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