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雕酒令牌 宜宾人饮酒的风雅颂

华西都市报 2018-11-21 04:03 大字

扫码上封面阅读人文历史,看更多精彩视频。

牙雕酒令筒。

牙雕酒令牌。

作为中国酒都,宜宾不仅酿酒历史悠久,而且历代都很注重喝酒的情调。汉代的酒桌上,热闹程度堪比“春晚”,飞剑、倒立、跳丸、冲狭等杂耍方式十分助兴;到了东晋,“流觞曲水”的诗酒唱酬让文人墨客的酒会平添风雅。

民国时候的宜宾人怎么喝酒呢?在成都博物馆的《双城记》展览上,来自宜宾市博物院的牙雕酒令牌及筒,诉说着宜宾人酒桌上的风雅故事。

壹 文人气息的牙雕

牙雕是指在象牙上进行雕刻,是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也是一门民间工艺美术。象牙雕刻艺术品,以坚实细密、色泽柔润光滑的质地,精美的雕刻艺术,备受收藏家珍爱,成为古玩中独具特色的品种之一。

牙雕发展至清代,逐步向“小品雕刻”的趋势发展,大件牙雕已不常见,特别是牙雕制作而成的文房四宝,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当时的牙雕主要以文玩、装饰品为主,笔筒、笔架、砚台、墨盒、水墨、镇纸以及一些文具盒、印盒、画托等都比较常见,这些象牙小件多以文人故事、花鸟图案、吉祥题材为装饰,有着浓郁的文人气息。

而宜宾市博物院送来成博展出的这件民国牙雕酒令牌筒,由盖、筒、牌三部分组成。盖端与盖身可以分离,子母扣连接。盖顶面饰变形莲瓣纹、回纹,盖及筒外壁浅刻花卉、人物、山水。

有趣的是,筒内49枚酒令牌,均双面刻字,一面多为七言诗,如“一片彩云迎晓日”、“二月二日江上行”、“十月先闻岭上梅”等,其后均刻有四字行酒令,如“新婚一杯”、“出席一杯”、“遇寿三杯”等行酒文字。客人怎么喝酒,全凭酒令筒里摇出的酒令牌决定,“新婚一杯”等吉祥的文字,与其说是罚酒,不如说是敬酒,让客人心甘情愿地痛饮。

贰 饮酒情调很重要

《红楼梦》第四十回中鸳鸯吃了一盅酒,笑着说:“酒令大如军令,不论尊卑,唯我是主,违了我的话,是要受罚的”。总的说来,酒令是用来罚酒。但实行酒令最主要的目的是活跃饮酒时的气氛。何况酒席上有时坐的都是客人,互不认识很常见,行令就像催化剂,活跃酒席上的气氛。

酒令是筵宴上助兴取乐的饮酒游戏,最早诞生于饮酒行令。酒令由来已久,开始时可能是为了维持酒席上的秩序而设立“监”。汉代的“觞政”,就是在酒宴上执行觞令,对不饮尽杯中酒的人实行某种处罚。在远古时代就有了射礼,为宴饮而设的称为“燕射”。即通过射箭,决定胜负。负者饮酒。古人还有一种被称为投壶的饮酒习俗,源于西周时期的射礼。酒宴上设一壶,宾客依次将箭向壶内投去,以投入壶内多者为胜,负者受罚饮酒。

四川出土了不少东汉宴饮画像砖,画面中,丰富多彩的歌舞百戏,抚琴、杂耍、说唱精彩纷呈,为宾客助兴。上流社会的宴饮,在汉赋中也能找到生动的描述,左思的《蜀都赋》就是其中之一:“置酒高堂,以御嘉宾。金罍中坐,肴槅四陈。觞以清醥,鲜以紫鳞。羽爵执竟,丝竹乃发;巴姬弹弦,汉女击节。起西音于促柱,歌江上之飉厉;纡长袖而屡舞,翩跹跹以裔裔。”再加上酒令助兴,难怪古人在酒桌上“会须一饮三百杯”,乘兴而来,尽兴而归。叁 源远流长的酒史

酒令的产生与中国古代酒文化的发达有很大的关系。宜宾作为“酒都”,除了有驰名中外的美酒,酒史同样源远流长。

屏山叫化岩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陶杯,将宜宾酒文化往前上溯至4500多年前。在秦汉时期的五尺道上也发掘出了秦汉时期的陶制酒具。蜀汉时,诸葛亮大小凉山“七擒孟获”后在宜宾犒劳三军的“窨酒”就是当时的宜宾名酒,主要原料便是产自僰道的“蒟酱”。

在南丝绸之路的石门关“勒愧燕然”也有铭刻礼赞酒的诗文。宋代的流杯池其实也是与酒有关,见证了黄庭坚与宜宾酒的密切关系。而岷江南岸梦酒酒业糟坊头遗址考古,大面积的遗址和大量实物的发现,极大地丰富了宜宾酒史、酒业和酒文化的内容。

封面新闻记者曾洁

新闻推荐

“百日竞赛”有“爆发力” 还要有“持久力”

全市共开展了13场主题活动、竣工(投产)9个项目、开工15个项目、攻坚7个重点在谈项目、签约21个项目、包装48个重大产业项目...

宜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宾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