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开展无偿献血志愿者经验交流
本报讯(曾伟 王庆庆 李璧 文/图)为推动和促进宜宾市无偿献血公益事业更加深入、持久地向前发展,确保全市医疗临床用血和血液安全,11月2日,来自全市260余名稀有血型志愿者、机采血小板自愿者、医务工作者、各区县献血办工作人员和部分输血患者家属代表欢聚一堂,共叙友谊。
与志愿者们交流互动过程中,负责无偿献血招募工作的血站职工王雪萍介绍,自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来,宜宾市无偿献血事业快速发展,有力保障了城乡医疗机构日益增长的临床用血需求,挽救了成千上万患者的生命。稀有血型志愿者是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宜宾现已成为全省拥有稀有血型志愿者最多的城市之一。目前,市中心血站从数以万计的献血志愿者中筛选出了600多名稀有血型自愿者。
1990年出生的A型RH(-)稀有血型志愿者李绍欢当天也来到了现场,他从2017年4月第一次参加献血之后,得知了自己是稀有血型。血站采血医生、护士告诉他“稀有血型志愿者不到万不得已不主张献血,稀有血型的血液都是在同类输血患者需要的时候才捐献出来”。2018年3月的一天,一条寻找A型“熊猫血液”志愿者的求援信息在全市稀有血型志愿者群里迅速传开,在收到求援信息之后,李绍欢第一时间赶到了位于宜宾市小碑巷的爱心献血屋,但遗憾的是,由于李绍欢那几天休息不好导致转氨酶升高暂不能献血。但他迅速从自己的朋友圈里找到了两个志愿者为患者捐献出了宝贵的稀有血型血液,为此李绍欢常告诉自己身边的朋友说:“献血前应注意休息,献血前一天和当天不要吃油腻和高蛋白食品,不要喝酒”。
在志愿者经验交流活动中,一名淋巴瘤患者的家属特别引人注目,她的真情讲述更让人难以忘怀:她叫唐秀丽,宜宾纸厂退休职工,她的爱人于2015年12月被诊断为淋巴瘤,得了这个病之后至今输了多少血已经记不清了,爱人的生命能延续到今天,全是好心的志愿者无私奉献的结果。
在众多的爱心人士中,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获得者胡立林是其中之一,胡立林自2002年5月15日参加献血以来,他先后献全血7800毫升,捐献单采血小板61个治疗单位。而今,胡立林每隔15天都要到献血屋捐献血小板一次,他是目前全市个人献血最多的志愿者,他也因此成为“2014—2015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获得者。同所有的志愿者一样,胡立林心中的愿望就是能用自己的爱心和热血,去挽救他人的生命。
每个志愿者的背后都蕴藏着一段感人至深的真情故事,在经验交流会上,志愿者们畅所欲言,他们表示:每当自己的鲜血被采集时,就感到非常的自豪;每当想到给别人带去健康乃至生命,就感到很欣慰。他们不仅要做无偿献血的主力军,在未来将继续一如既往地关注献血事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激励身边每位公民积极参与无偿献血。
市献血办副主任魏俊辉介绍,目前为止,宜宾市共有20余万群众多次参加无偿献血共计40余万次,血站每年向临床提供经检测合格的血液制品超过13吨,用于临床治疗和急救。全市每年参加献血的志愿者在3.5—4万人左右,虽然每年参加献血的志愿者仅占全市常驻人口的1%左右,但他们的善举以及捐献的血液,却在挽救生命的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新闻推荐
功以才成,业由才兴。一个地方如果没有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魅力和胸襟,是很难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宜宾市委、市政府一直以...
宜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宾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