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一曼孙女陈红: 正在创作“我心中的奶奶”

宜宾晚报 2018-11-06 10:58 大字

著名抗日英雄赵一曼,在31岁年纪轻轻的时候,便痛舍幼儿,为国赴难。82年过去了,人们从未停歇过对她的缅怀、追思。

有一个人,多年来,在北京、在哈尔滨、在赵一曼的家乡宜宾,人们每逢举办大型缅怀活动,都以第一嘉宾的身份极力邀请她。她就是赵一曼的孙女——陈红。

长在宜宾定居成都

每年回家祭奠奶奶

2018年10月25日,时值赵一曼诞辰113周年纪念日,陈红回到家乡——宜宾市翠屏区白花镇,参加翠屏区委、区政府主办的“缅怀英雄先烈 弘扬一曼精神”主题活动。

陈红用略带成都口音的宜宾话,讲述起了身为烈士后代独有的生命故事。

1958年12月,陈红出生在北京。在宜宾工作的陈红姨婆(赵一曼的二姐李坤杰)知道妹妹赵一曼有了孙女,就多次写信给赵一曼的儿子陈掖贤,希望把陈红交给她来抚养。由于工作繁忙,陈掖贤同意了姨母的要求。

就这样,陈红来到了奶奶的故乡白花镇,在白花镇上完了小学、初中,又在奶奶的母校(现宜宾市二中)念高中。1976年,陈红高中毕业,插队到奶奶出生地白花镇白杨嘴村,当了两年知青。直到1982年,父亲陈掖贤考虑陈红孤身一人在四川,将陈红接回北京生活。1987年,陈红再次从北京回到四川,调入四川省大件运输公司检测站工作,2013年退休。如今,她已在成都生活了31年。

“别人问我是哪里人,我都说我是宜宾白花人。”今年60岁的陈红,言语温柔,气质不凡。“小时候,姨婆经常带我到翠屏山赵一曼纪念馆去瞻仰奶奶,耳濡目染接受革命教育。”

陈红说,每年她都会回宜宾给奶奶扫墓,回来看望养母和姨婆,宜宾这个城市,一直伴随着她的成长。这次回到宜宾,看到家乡各级党委和政府大力弘扬一曼精神,谋求家乡发展,她感到很激动、很自豪。

一曼精神影响一生

英雄后代享受平凡

“我在奶奶的故乡长大,奶奶影响了我的一生。”赵一曼在宜宾是家喻户晓的人物,陈红说: “虽然不知道怎样的人物才算英雄,但从老师和同学们无比崇敬的眼光中,我懂得了英雄的崇高,也感受到了作为英雄后代无比的荣光。”

“作为英雄的后代,似乎与生俱来就会背负一种无形的压力。“从记事开始,姨婆和父亲就告诉我,一定要做一个合格的英雄后代,不能给烈士抹黑。所以,从小到大,我的一言一行都比身边人更加注意,生怕言行不当,损坏了奶奶的英雄形象。”陈红说。“父亲曾说过,虽然我们身体里留着英雄的血脉,但实际上我们就是普通人,我们不需要到处宣扬自己,只要将奶奶装在心里就可以了。”

陈红喜欢养花、养狗、织毛衣,已经做了外婆,如今,她正享受着希冀已久的平凡、安逸、放松的生活。

宣传奶奶义不容辞

著书立作传承精神

将奶奶默默装在心里的陈红,从1987年回成都工作开始,每年清明节都要到翠屏山赵一曼纪念馆祭奠。有时候和家人一起,有时候一个人,她总是到处转转,然后送花、默哀。直到2004年,纪念馆工作人员才“认出”她。

几年前,陈红身患重病,错过了不少纪念活动。如今,身体状况良好的她,又出现在了公众视野。

陈红有一个心愿,就是为奶奶写一本书。“早在10年前,中央电视台文献记录片《赵一曼》的导演,就劝我写一点东西下来,说这么多人都在写赵一曼,我写的东西跟其他人肯定不一样。”

“构思了很多年,现在已经下笔了。”陈红说,“很多人都写过奶奶,大家更多偏重文学人物来写。而我要从自己的角度来写,写我认识的奶奶、我心目中的奶奶。”

她有一个信念,就是必须要做一个记录,将奶奶的一生,将奶奶留下的宝贵财富记录下来,留给孩子,一代代传承下去。

新闻推荐

八旬老翁被撞需续医 法院执行拿到救命钱

晚报讯“谢谢法院、谢谢法官,为我岳父执行到了这笔救命钱。”10月30日,高某某代岳父李某某从翠屏区人民法院领到59000元执...

宜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宾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