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俭的宜宾人

宜宾晚报 2018-09-06 12:38 大字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云:“俭,约也。”而约则是“缠束也”,即把东西缠紧束牢。在宜宾人看来,俭,就是把粮仓封好,钱袋扎牢。“挣钱犹如针挑土,使钱犹如水冲沙”“忍嘴不欠债,挨冷不败家”。在节俭上,宜宾人量入为出,勤俭持家,高招迭出。

宜宾民间谚语十分鄙夷“有来一顿耸,没得吃谷种”的生活方式,主张“日节一口,月节一斗”“家有千金,不如日进一文”。

宜宾县草堂乡龙湾陈氏族谱上记载着移民靠咸鸭蛋下饭的故事:清初,大会公离开湖北孝感老家时,带着家中亲人为他准备的几十只咸鸭蛋便上路了。漫漫填川路上,荆棘丛生,道路崎岖,酷暑高温,挥汗如雨。汗水的蒸发使身体急需补充盐分,咸鸭蛋的神奇功能真是妙不可言,但只能省着吃。大会公在咸鸭蛋的顶部凿一小洞,每顿只能用筷子头撬一小块下饭,一只咸鸭蛋要下好几顿饭。月余后,来到叙州府宜宾县草堂乡龙湾落担置业。

郑佑之是中共宜宾地方党组织创建人之一,首届中共四川省委委员。他家庭富裕,却十分节俭。在领导川南的革命斗争活动中,他经常喝稀饭、吃红苕,有时饭菜也吃不上;一只铜盆既作洗脸、洗衣用,又当锅用;一块木版既作办公桌,又当床铺。

但他却把钱全用在了党的事业上。一次,家里寄给他一笔钱,他全数用去购买了快慢机手枪10支,送到川南农村,支持开展农民武装斗争。他还将家产捐出创办了普岗寺平民学校,白天上课,晚上走家串户,向学生和群众宣传革命思想。

1931年底,郑佑之在重庆被敌人杀害。亲属将其遗体载运回乡,薄葬于普岗寺平民小学旁。

改革开放前,宜宾山区人家经常是“菜当三分粮,海椒当衣裳,两顿饭菜一锅煮,半饿半饱心头慌”。农村如此,城镇又如何呢?困难时期,场镇居民每人每天只有定量三两七钱五的粮食。“文革”期间,一家人到月底钱用完了,顿顿吃酸菜下饭也要挺过去。不少家庭要利用晚上休息时间糊火柴盒、剥花生米,清理猪鬃贴补度日。他们勤劳节俭,不去干偷鸡摸狗的事。

富裕起来的宜宾人,编写的族谱,也是教育家人“宁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宜宾《黄氏家谱》言,“持家处己须当俭,款客迎宾莫狂欢;百事辛勤管饱暖,一身懒怠受饥寒;随时用度休虚耗,无了求人总是难。瓮中有酒聊堪饮,囊里无钱勿去赊;聚赌从来非正业,贪恋早晚会败家。

古人说:“金玉满堂,没有能守得住”,又说:“骄奢淫逸,危险死亡马上就到”。宜宾《屈氏家谱》教育族中子弟:奢则不逊,淫播恶声,百恶以淫为首。此应效古圣先贤之坐怀不乱,除妻以外都不是正色,食非三餐,衣非常服,皆为奢端。因淫损命,因奢为丐,古往今来多也。

“挣钱犹如针挑土,使钱犹如水冲沙”“忍嘴不欠债,挨冷不败家”。在节俭上,宜宾人量入为出,勤俭持家,高招迭出。

新闻推荐

“献血牛人”用爱点亮患者生命

胡立林正在献血□曾伟李璧文/图为挽救患者的生命,近日,宜宾黄桷庄电厂职工胡立林一行再次来到了宜宾市中心血站位于小碑巷...

宜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宾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