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关注 天原搬迁 实现长江保护和企业发展双赢

宜宾日报 2018-08-05 01:05 大字

本报讯(记者 刘燕蓝)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母亲河的生态保护是事关子孙后代的大事。为此,长江经济带发展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昨(4)日,央视《焦点访谈》以《为让一江清水向东流》为题,着重以介绍长江沿江各省近年来有何举措,长江生态环境有没有改善?由中宣部组织,来自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和部分地方媒体的160多位记者参加的“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主题采访活动,通过记者们的眼睛看看长江的变化。

节目从“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主题采访活动起点云南省丽江市出发,先后来到了四川省宜宾市、重庆市永川区,并对各地水源保护、搬迁沿江企业、临江河污染治理等问题进行了报道。

节目特别对宜宾市通过拆除搬迁天原集团,实现长江保护,取得生态发展和企业发展双赢的局面,同时也对做好职工搬迁工作,赢得了职工的支持进行了重点报道。

节目中提到,宜宾天原集团作为宜宾五大支柱企业中,最后的一个从江边搬迁的企业。由于企业地处长江边,无论是从自身的发展和环保的要求,早已不适合在原有位置继续大规模生产了。早在2011年宜宾市就制定了搬迁计划,但由于拆迁费用、职工住房等问题,企业搬迁一直进展较慢。

据了解,“共抓长江生态大保护”,宜宾市近两年的一个重大举措就是彻底搬走江边的这五家化工、电子、发电企业,消除它们对长江污染的隐患。为了搬迁,宜宾市专门筹措了50亿元,其中天原集团的搬迁就占了30多亿。

目前,天原集团新建的厂房有些已经投产,生产无污染的精细化工产品。而作为“老大难”的职工家属住房安置问题,当地结合危房改造等项目,在这次搬迁中得到了解决。

据悉,7月26日,由中宣部组织的“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宜宾。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媒体以及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市媒体的百余名记者分成三组,围绕经济长江、文化长江、生态长江三个方面对宜宾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采访。

新闻推荐

宜宾原创杂技剧《东方有竹》创排启动

本报讯(记者黄大海)宜宾大型原创杂技剧《东方有竹》创排日前正式启动,将于今年9月底宜宾试演,之后在省内巡演。杂技...

宜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宾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