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助阵 乡村“三废”治理景更美
本报讯(陈刚 王渤涛)“有电了,村上首个生物腐化池就可以运作了,蔬菜、农作物和生活垃圾等废弃物集中加工变废为宝,成为绿色肥料,村里的环境就变美了!”5月21日,翠屏区思坡镇心宁村村主任李国平高兴地说。当日,国网宜宾市江北供电公司为该村生物腐化池架通的专线顺利通电。
据悉,秀丽的心宁村位于岷江河右岸,依山傍水,加上独特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使之成为宜宾市的有名蔬菜种植基之一。村民们靠勤劳的双手创业增收,近年来家家户户盖起小洋楼,过上了和谐幸福的小康生活。但村民们种植收割后的蔬菜、农作物等废弃物的处理成了问题﹕不是焚烧,就是扔到河边让它自然腐烂。大量农作物腐烂后,恶臭难闻,造成环境污染。
今年,翠屏区乘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以建设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工作目标,把该村列为“生态美丽新村”和“乡村‘三废\’环境治理”示范村。为此,在政策的扶持下,心宁村新建了大型农作物腐化池,并引进了一套农作物粉碎加工设备,对农作物“三废”进行腐化前期加工。
春节后,心宁村腐化池在村口路边建成。4月下旬,农作物粉碎加工机具设备运到村里。这时,村干部才发现腐化池那边没有动力电,设备无法运转。于是,便向国网宜宾江北供电公司求助,需架设一条0.4千伏动力线路,才能满足设备负荷需求。
为支持该村“生态美丽新村”和“乡村‘三废\’环境治理”示范村建设,江北供电公司开辟绿色通道,优化设计方案,无偿投资3万余元,为腐化池专门新建一条线路。
5月18日,骄阳似火,江北供电公司农电检修队施工人员挥汗如雨,连续施工,组立10米电杆3基,安装金具横担4套,下午4点多钟,一条长4×310米崭新的动力线跨过绿油油的蔬菜地,延伸到了腐化池边的加工房。经过几天调试,终于一次性送电成功。
新闻推荐
本报讯(曾健记者罗友莉)“最新一期的宜宾市公益电影放映信息通报上,第一次出现了黄牌警告名单,有三个区县的5名未达标放映员...
宜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