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别4年后 “马踏飞燕”回来了

宜宾晚报 2018-04-16 10:36 大字

晚报讯 昨(15)日凌晨3点10分左右,离开宜宾市民视线4年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标志“马踏飞燕”雕塑,被顺利运到宜宾高速南站出口约200米处,准备在这里安家落户了。

现场直击 工人正在加紧施工

昨日下午,记者在位于宜宾高速南站出口左侧约200米远的公路旁看到,“马踏飞燕”雕塑拆分后的马和飞燕以及其他部件,已经运抵此处,工人们正在现场抓紧时间捆绑钢筋和打桩基洞。

在此处施工的宜宾三鼎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经理张德生介绍,昨日零时,“马踏飞燕”从象鼻工业园区十里村的仓库搬上运输车,小心翼翼地运到如今这个新家。整个过程耗时190分钟。

该公司正在抓紧时间进行雕塑安放工作的施工。目前正在进行桩基施工,用机器打20个深达10多米的孔洞,放入捆绑好的钢筋圆柱体浇筑混凝土,做成牢固的桩基,随后再安放、焊接“马踏飞燕”雕塑。

旧城改造 2014年被拆除存放

2005年8月,通过国家旅游局组织的检查验收和评审,宜宾被正式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标志性雕塑“马踏飞燕”,从2006年8月开始,立于宜宾高速北站出站口附近,与“酒樽”雕塑隔街对望,为宜宾旅游代言。雕塑正下方刻有宜宾市旅游交通地图,两边分别是宜宾著名景点蜀南竹海和兴文石海的浮雕。

2014年4月,宜宾进行旧城改造北线工程整治,“马踏飞燕”被拆除存放,空出来的场地建成了宜宾高客站站前休闲广场。高速公路北沿线景观也得到提升,通往高客站的道路由两车道改为四车道。另外,新增了学院路至旧州路的下穿通道,缓解了通行压力。

多知道一点 为啥选中“马踏飞燕”

为啥选用“马踏飞燕”作为中国旅游城市标志?据媒体报道,主要出于以下三点考虑:

一是20世纪80年代,外国游客对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最感兴趣。“马踏飞燕”无论是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还是艺术价值,都能代表中国数千年的灿烂文化,有利于吸引外国游客;

二是自古以来,马就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和旅行工具,与旅游有一定关系;

三是马具有积极上进、一马当先的精神象征。旅游业处于初创期,需要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也预示着中国旅游行业繁荣发展、方兴未艾、前程似锦。

据悉,“马踏飞燕”是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县的一件文物。青铜质地,属东汉灵帝时期(公元168—189年)作品。其造型是一匹骏马,作风驰电掣般的奔驰状。最动人处是骏马的右后蹄附一飞鸟,其形似燕,故称之为“马踏飞燕”。晚报记者 黄平 文/图

新闻推荐

宜宾市分解落实竹文化建设任务

本报讯(记者邓烨)昨(13)日,宜宾市竹文化建设任务分解落实会召开,讨论竹文化建设各项任务,并对目标任务进行分解落实。会上,市文广局就“宜宾市加快建成国际竹文化中心任务分解表”“宜宾市竹文化建设规划...

宜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宾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