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庄 抗战时期的文化中心
全国历史文化名镇李庄1943年李庄同济大学学生在禹王宫听课1940年夏秋巴金与曹禺在江安曹禺故居抗战时期江安国立剧专旧址全貌
□ 贾世益 李璐 本报记者 罗雯心
抗日战争时期,宜宾人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接纳了国立同济大学、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国营造学社等知名度很高的学府和研究机构,成为继重庆、成都、昆明之后第四大抗战后方文化中心,为战后和新中国造就了大批建设人才,也为“宜宾记忆”的展陈厅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7年各学校和研究机构才陆续回归原地。李庄这座长江边上三千人的小镇,以开阔博大的胸怀和气概接纳了一万余外省籍文化人,李庄同迁来的学者们一起为保卫和发展中华文脉而战。
1937年上海“八·一三”事变爆发,上海沦陷,国立同济大学吴淞校舍毁于日寇炮火,同济的师生们教学不辍,坚持文化抗战。为求“一张平静的书桌”,学校于1937年开始内迁办学。
同济大学在李庄的几年岁月,普及了医学知识;为宜宾人带来了国内一流的医疗技术,使宜宾人民战胜了“麻脚瘟”,解除了广大百姓的疾苦;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国家培养了数千名高级科技、医疗人才;为抗战建国和中国的未来做出了卓越贡献。
1940年8月,同济大学给校友钱子宁发函,请求迁驻李庄。开明士绅召集各界人士商议,大造“支持抗战、欢迎南迁”的声势,发动乡里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欢迎同济大学迁驻李庄,同时向同济大学发出了掷地有声的16字回电。
国立戏剧专科学校1939年4月疏散迁徒于江安,在江安办学六年。这六年是其发展史上最艰难,最关键的黄金时期,是师生创作和演出最活跃的时期,也是剧专培养人才最多的时期。
1940年,为避战乱中央博物院筹备处迁李庄,随行带来收藏的文物三千余箱,历代宫廷珍品,尤其是原本《四库全书》手写本,皆为国家至宝。
中国营造学社1940年迁至李庄。在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田野勘察和古建筑测绘、整理研究、古建筑模型图的绘制,并筹办清华大学建筑系(当时称营建系)。在同仁们协助下,梁思成在李庄编写了《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与中国建筑史》。
李庄的抗战文化在中国抗战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一大批中国文化精英汇聚于此,使中国文化的火种得以保存,也奠定李庄在抗战时期文化中心的地位。
新闻推荐
本报讯(雷雄记者陈根)9月12日,宜宾市征兵办公室会议在军分区召开。会议审定了2017年女兵预定兵人员名单,总结了前期全市征兵工作情况,并对后续的征兵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据悉,今年宜宾市征兵工作围绕...
宜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宾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