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轮驱动”引新兴产业“川南飞”
(上接第一版)
据不完全统计,从深圳手机企业“孔雀川南飞”开始,宜宾已新引进71家拥有高端技术、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的大企业、大集团,上半年八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增加值增长21.5%,6月份新增的16户规上工业企业中,有5户为八大高端成长型产业企业。
强化优势
内陆城市争当开放前沿
4月,总投资40亿元的轨道交通产业项目开工建设,“宜宾造”首台机车将在年内下线。项目方代表王恩辉坦言,宜宾处于成贵高铁和渝昆高铁交汇处的地域优势突出,“让企业未来的发展如虎添翼”。
朵唯公司董事长何明寿计划把深圳的总部迁至宜宾:总部若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的战略纽带上,可直接辐射至少2亿人的目标消费市场。不仅如此,企业从引进谈判、落户到开工仅58天,让企业家赞叹“宜宾速度”和服务型政府的诚信高效。
在“双轮驱动”实施之初,宜宾市委、市政府就清醒看到:区位优势不可能自动生成发展优势、产业优势,必须用更宽眼界和更高格局来推动工作,“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产业兴市的最直接抓手,才能迎来真正的产业巨变。”
宜宾一方面大力推进以港口为龙头,公路、铁路、航空为重点的现代交通体系建设,另一方面,用长远眼光规划引领产业链的整体布局。
7月初,几十家深圳智能终端企业组团到宜宾考察。考察尚未结束,多家企业就抢着和宜宾市投资促进和外事侨务局“预约”商谈落户细则。据统计,宜宾上半年的民间投资完成398亿元,增长37%,增速居全省第1位,“开放活力由此可见”。
随着朵唯、中兴、奇瑞等行业龙头落户宜宾,加之软硬环境的持续优化,更多为龙头配套的企业来此布局,也有望成为趋势。
内培外引
抓住区域竞争的人才核心
“如果高端人才库存不足,即便龙头企业来了,也可能因创新创造动能不足而离开。”去年底,宜宾在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刀阔斧规划建设大学城和科创城,透露出大力度构建人才体系的讯号。
据宜宾大学城和科技创新城建设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同11所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包括电子科大智慧信息系统产业技术研究院、宜宾同济汽车研究院等多个具体落地协议,“到2020年,‘双城\’内将新建5所以上应用型大学和研究生分院,引进设立科研创新机构10-15所、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服务类企业50家”。
宜宾细化合作方向,汲取每所合作高校的差异化优势。如与中国人民大学共建长江经济带经济研究院,重点是“借脑”其经济管理、法律等学科实力,引进更多智力资源;与西南财经大学一起共建长江金融研究院,重点是在国家政策中找准爆发点;与同济大学合作则锁定新能源汽车产业和轨道交通产业领域;同哈工大重点合作机器人为主的智能制造。
为招揽更多顶级人才和知名高校“川南飞”,6月,宜宾出台《支持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的意见》《实施“人才+”战略构建人才支撑体系的实施意见》,为经济发展持续注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讯(王勃力记者陈戎)近日,记者从市国土资源局获悉,2012年至2016年,全市共申请立项土地整理项目175个,总投资22.33亿元,截至2016年年底,109个项目通过验收,新增耕地8.66万亩,已建成高标准农田70.18万亩。...
宜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宾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