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鱼米之乡”稳粮增收有保障

四川农村日报 2021-03-27 06:44 大字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小未

近日发布的省委一号文件提出,今年要“稳步提高粮食产量”,建设一批“鱼米之乡”。“鱼米之乡”建设是四川稳粮增收、以渔促稻的重要举措,是保障粮食安全和水产品供给的重要抓手。“鱼米之乡”建设写入省委一号文件,是四川全面推进“鱼米之乡”建设的动员令、催征号,激励全省水产系统鼓干劲、增举措、加油干。

“将‘鱼米之乡’建设写入省委一号文件,说明这项工作在当前农业农村工作中的重要性。”省农业农村厅提出,今年要全面推进“鱼米之乡”建设,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产粮大县、现代农业园区培育、提质增效绿色发展工程、产业强镇、农产品仓储保鲜设施建设、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提灌设施建设、宜居乡村建设等重点项目区种植水稻的,都要因地制宜推动稻渔综合种养。

“‘鱼米之乡’建设写入一号文件,添了信心,鼓了干劲。”这是水产系统的强烈共鸣。

“全省适宜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的稻田有1000多万亩,发展空间很大。我们的目标是,用3-5年时间,发展稻渔综合种养 500 万亩以上,新增水产品50万吨以上。力争2022年,川鱼总产量达到210万吨。”省水产局生产处处长曾开虎介绍,去年,四川在全省首批启动4县、10乡“鱼米之乡”建设试点示范,今年在全省全面铺开“鱼米之乡”建设,并实施“鱼米之乡”建设项目,安排专项资金推进稻渔基础设施改造建设和产业培育。

“从政策、资金层面提供更大保障,更坚定了发展信心,增加了发展热情。南溪区有水稻28万亩,适宜发展稻渔综合种养16万亩,要争取稻渔综合种养项目,紧跟高标准农田建设,用好乡村振兴资金,打造新的增长点。力争‘十四五’突破10万亩。”宜宾市南溪区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畜牧水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聂学荣说。

“要继续扩大稻渔综合种养的规模。”乐山市中区青平镇副镇长杨乐军说,青平镇是纯农业乡镇,全镇水稻种植面积16000多亩,通过种稻、养鱼,土地产出高了,农民收入也增加了。要通过社会化服务,将土地集约起来规模发展,还要通过稻香文化乡村旅游季,以节会搭台,推介优质水稻、稻香鱼等农特产品,促进乡村振兴。

“我们今年要把水稻种得更好。”省委一号文件的利好消息传来时,宜宾叙州区种养大户刘伟正在忙着收购小龙虾和水稻育秧,他以自己的种养基地为依托,成立合作社,以土地流转、资金入股、技术共享等实现抱团发展,小龙虾远销北京等一线城市,正在想法打造稻虾米品牌,更好赋能产业发展。

新闻推荐

南溪农暴 打响四川农暴第一枪

□本报记者文婧位于翠屏区李庄镇的安石村蛮洞湾的一所木架结构的青瓦房,在青山绿水环抱中,无声地见证着这里所发生的一切。...

南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溪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