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幸福“加油” 为振兴“提速” 南溪区刘家镇全面推进乡村治理
[摘要]——南溪区刘家镇全面推进乡村治理
□刘昌盛 余勇
过去的南溪区刘家镇各乡村:泥泞的道路残缺不全,连绵的山丘荒芜不堪,大家伙缺了激情、少了活力。如今的各乡村:秀美的田园风光、蓬勃的发展态势、朴实的乡风文明,勾勒出现代乡间的新景象。
如此大的反差,这片土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念好乡村治理这片文章,从服务、自治、发展等方面着手,不仅让群众得实惠,也推动了乡村振兴。”刘家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刘芳道出了答案。
主动贴近 便民服务“零距离”
细雨淅沥,在刘家镇石塔村,刚跨进门,还未来得及把雨伞收好,便听到一声招呼,“殷大哥,茶都给你泡好了,快来喝两口。”寻声望去,原来是村里的代办员陈秀兰在叫他。
原来,殷朝金的残疾证掉了,村上约了他几次为他补办,当天终于让他把行程安排上了。“还以为要多久呢,就填了个名字。”前后不过5分钟,让殷朝金松了口气,“幸好有秀兰帮我办理,要不然我不知道怎么办。”
殷朝金的际遇在刘家镇为民服务中是个常态现象。该镇在乡村治理中强化服务,在每个村设置便民服务代办点,落实专人进行代办服务。同时,率先实施社会救助审批权限下放改革试点,低保、特困人员、临时性救助审批、孤儿认定等职权由原先的村收集、镇核实、区审批简化为镇级直接审批,让群众少跑路。
“优化服务在于细节,解决好群众的‘小事’才能做好振兴的‘大事’,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刘家镇社事办主任代艺说,为确保服务“不走样”,刘家镇各村还通过村情发布会和阳光村务软件等,接受群众评议。
共建共享 村民自治“奏新曲”
电水壶里开水“咕噜”冒着气,会场里大家“自由发挥”,你一言、我一语,热闹异常。松林村党支部顾兴虎咳了两声,清了清嗓子说:“本次村民议事会讨论村入口道路拓宽的事情,经过刚才的酝酿,现在请大家发表意见。”
“这是好事,希望快点建好,就是投工投劳我也愿意。”村民代表况显芝嘴快,首先发表意见。多数村民代表同意后,事情也就拍了板。
这样的场景不时会在刘家镇各村上演。近年来,刘家镇积极探索村级自治新模式,建立健全了村民代表大会、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和村民监事会议制度,对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如扶贫项目、村级财务公开等都严格按照议事流程,鼓励村民自主参与、决策与监督,实现村民自我治理。
“推进村民自治,强化了村民对村级事务的参与感,也让村民对全村发展有着主人翁的态度。”顾兴虎说,村民自治,疏通了村里发展的“经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有了思想的“粘合”,着手“软实力”提升。刘家镇在乡村自治中还开展星级农户、美丽家园、文明家庭、身边好人等四大评选活动,在各村设立乡风文明红黑榜,将评选出的50余名先进典型和违反村规民约的个别反面案例进行公开,实现正反教育结合,形成“向善向上”的良好风气。
合作共赢 高质发展“谱华章”
沿着盘旋的产业路,穿过一片片的花椒树林,三五成群的农户正在修剪花椒树枝丫,大家有说有笑,放眼望去,花椒连片、雷竹成林。
“在乡村治理中,产业发展既是催化剂,也是稳定剂。”刘芳说。为推动产业发展,刘家镇通过土地入股、劳务派遣等模式与企业合作,发展了竹产业近20000亩,九叶青花椒5500亩,同时引入社会资本发展民宿、观光旅游等。
刘家镇通过创新产权改革收租金、扶贫产业分股金、劳务派遣挣薪金、集体成员享红利、创新创业领福利的“三金两利”模式,不断拓宽村集体和农民收入渠道。到2020年底,村集体经济营业收入总额达到200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500元以上。
在全面推进乡村治理的道路上,刘家镇获评四川省首批乡村治理示范镇,大庙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实现了给幸福“加油”,为振兴“提速”。
新闻推荐
邮储银行南溪区支行 普惠金融精耕细作 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
本报讯(谢华桥文/图)“这两年都是邮储银行为我解了资金难题,了解我们的贷款需求,推荐合适的产品帮助我们渡过了难关,我要为邮...
南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溪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