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镇 “四破四立” 打造基层治理新样板
□旦凯
南溪区在推进现代乡村治理制度改革工作中,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紧盯“能力贫困”“经济贫困”“视觉贫困”“精神贫困”的问题现状,以乡村振兴示范片建设为契机,在刘家镇探索“四破四立”乡村治理模式,全力打造基层治理新样板,顺利实现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困走向振兴、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华丽转身。目前,刘家镇大庙村先后被授予“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铲除“能力贫困”的弱根子
刘家镇针对党组织战斗力不强、干部能力不高、集体公司运营管理困难等问题,创新设立现代农业园区党工委,做活青年人才党支部,发挥党员带头、带领、带动作用,着力引领非公企业、镇国有企业、村集体公司、新农人、新型职业农民共谋发展,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
同时,探索“3+2+N”干部队伍梯队(即3个常职干部、2个综合专干、N个村民小组长),推进村书记、主任“一肩挑”,纪检委员、监委会主任、综合专干“三职合一”和村民小组优化调整,回引青年大学生、优秀农民工充实村支部班子,打造“支部书记+村社干部+种养殖大户+专业技术人员”的干事创业队伍。目前,已回引大学生3名,回引优秀农民工10人,引进职业经理人2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5名。
有了好组织强队伍,就需要好的考核制度。为此,刘家镇坚持实绩导向,绩效考评按绩晋等,按照“一村一策”原则,由乡镇结合实际设置村常职干部工作目标差异化考核细则,年底按照“3:5:2”的比例确定考核等次并兑现绩效考核,不合格等次直接取消当年绩效,倒逼村干部担当履职。
摘除“经济贫困”的穷帽子
刘家镇针对产业基础设施薄弱、集体收入和村民收入不高等问题,坚持绿色发展,破除产业难题,实现多方共赢。刘家镇打破行政区划、体制机制壁垒,四合、大庙、石塔、松林4个村联合成立村集体公司、共筑1个产业联盟、组建1个产业党总支,引进产业业主,打造“一村一品”,变“各自为战”为“联合作战”,村集体公司每年按产值的10%进行分红。
同时,该镇还率先在全市试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由村集体公司先期组织规范土地整理、完善基础设施,再将整体经营权面向全国竞拍,精准招引业主合作开发土地、发展产业,推动国有和村级资产有偿转让,市场主体有序进入。成功引进成都天盈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等业主,共同运营管理精品民宿、观光旅游、特色餐饮等项目,预计2020年实现产值500万元。
不仅如此,刘家镇还创新“项目飞地联营”,针对贫困村有产业项目、无发展条件,非贫困村有发展条件、无产业项目的情况,各村相互合作联营项目,抱团发展产业。大庙村、大池村、石塔村、太平村联合建设标准化生猪养殖场2个,年出栏生猪2000头。以工业园区运行模式发展农业园区,发展雷竹3000亩、九叶青花椒3000亩、示范竹林500亩、食用玫瑰200亩,建成了雷竹、玫瑰、花椒等生态农业观光园区。盘活园区周边闲置空房建立冷链冻库、食用玫瑰深加工厂和雷竹笋精深加工厂,实现一产带二产、二产拉三产的发展格局。2019年,村集体收入22万元,是2018年的20倍,村民人均收入22500元,比2018年增长12.2%。
消除“视觉贫困”的乱样子
产业发展了,村民的生活水平提升了,随之而来的是亟待改善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为此,刘家镇统筹农村路水电气讯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采取项目打捆、资金整合的方式,新建彩化村道9公里,整治龙滩河2公里;新建大庙记忆馆、竹韵广场、儿童乐园、旅游公厕等,让群众休闲有去处。
按照“上级补助+村级统筹+农户补差”的原则,推动改厕124户,设置垃圾分类亭8个,实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实行“四个一点”环境治理费筹集模式(评比积分兑现一点、受益群众筹集一点、集体经济支持一点、财政资金补助一点),筹资比例为1:1:4:4。2019年,刘家镇成功创建“省级卫生村”。
去除“精神贫困”的虚里子
针对文化活动少、乡风民风差、不思进取思想重等问题,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破除遗风陋俗,实现“村文明”、“人文明”。村民违反法律法规和村规民约的,分类执行停薪停权、暂停表决权、降低集体成员分红、歇帮歇扶等不同处理措施,引导干部群众遵规守约。
建立“一约四会”机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层治理、移风易俗等相关内容写入村规民约,建立健全村民代表大会、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和村民监事会议事规则。推行公开评选激励机制。健全“四评一榜”机制,开展星级农户、美丽家园、文明家庭、身边好人等四大评选活动,在村文化广场设立乡风文明红黑榜,将评选出的50余名先进典型和违反村规民约的个别反面案例进行公开,实现正反教育结合,形成“向善向上”的良好风气。
新闻推荐
本报讯(张丽萍王晨)近日,南溪区法院民事审判法官赴南溪经开区开展《民法典》宣讲活动。讲座中,法官从《民法典》的立法经过、...
南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溪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