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溪裴石“画荻堂” 欧阳家风代代传
南溪区裴石镇月亮湾一带的村民新居中,有一座名“画荻堂”的农家小院,俭朴明亮的堂屋侧壁上,挂着“欧阳氏家训”的匾牌。它是裴石镇培农村若干优良家风传承示范户之一。
居住在此的老人欧阳宏玉今年八十四岁,虽因听力减退而不善言谈,但精神健旺,面目慈祥,衣着朴素,语言朴实,是一位勤劳俭朴、德高望重的老人,深受村民的尊敬和爱戴。其独生女儿欧阳维铭和女婿黄益军,勤勤恳恳,操家理业,侍奉老父,和睦邻里,也受到村民的敬重和好评,。
欧阳宏玉家的好家风,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从欧阳宏玉的曾祖辈老人欧阳家琤修纂的欧阳氏家谱及有关史料中,可追索到近千年前的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据了解,欧阳宏玉也是欧阳修的后裔之一,在他的血脉中,保存着优良家风的影子。
欧阳,是中华民族汉族姓氏中大姓之一,源于我国春秋时期的姒姓。战国时,楚改“姒”为“欧阳”,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欧阳氏中,在汉、唐时期,即出多位名人。至北宋,欧阳修为最出名的大学问家。欧阳修,祖籍江西人,生于四川绵阳,独子,四岁时父亲去世,与母亲郑氏到湖北随州投奔他的叔叔。在叔叔家,曾是受过教育的大家闺秀的母亲郑氏,用荻秆在沙地上教欧阳修读书写字。欧阳修自幼聪明好学,天资聪颖,喜爱读书,刻苦勤奋。在科举考试中,因文章用语尖锐,未能高中状元。但先后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等职,后来成为博学多才的大学问家。直到清初,欧阳修部分后裔迁入经过战乱后荒凉的四川,书香之家难以为继,转为农耕生活,但川中欧阳氏许多家庭,仍以“荻秆画地”求学精神,设家为“画荻堂”,以传家训、家风,勉励子女努力学习,积极上进。
民国初期,欧阳宏玉的祖辈迁入南溪,定居于裴石一带务农,欧阳宏玉也始终坚持文明家风,辛勤劳作,和睦乡里,助人为乐,广受乡亲敬重。邻居孤儿杨八,从小父母双亡,靠哥嫂生活。当时年纪稍长的欧阳宏玉,十分关心杨八的成长,多次劝说杨八哥嫂善待年幼的弟弟。几十年后的今天,杨八的家人还对他充满感激之情。欧阳宏玉的独生闺女欧阳维铭,也成为远近闻名的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好闺女;女婿黄益军,在欧阳家风的感召下,成为亲儿子一样的孝子。在欧阳宏玉多次住院期间,黄益军将岳父当作生父,同妻子一道,不分白天黑夜,耐心照料,毫无怨言。在黄益军夫妇的精心护理下,老人很快康复。
近年来,裴石镇培农村建起了村民新居,欧阳宏玉及女婿一家告别旧房,搬入新居,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小洋楼房,过上了舒适安逸美好的生活。房前平整的敞坝,坝沿古色古香的围栏,栏内遍植花草,四季争艳,为这和美家庭的幸福生活增添了雅趣。
为了让良好的欧阳家风代代传承,欧阳宏玉精心制作了“画荻堂”匾额,置于围栏中段“门亭”的门楣上;将“欧阳氏家训”:“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也悬挂堂屋侧壁,以警示族中后人。
新闻推荐
晚报讯连日来,南溪区司法局通过“抓实阵地建设、抓住关键少数、抓好调解小分队”三措施,着力打造独具南溪特色的公共法律服...
南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溪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