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南溪漂海楼的

川江都市报 2019-07-11 11:14 大字

望瀛门

远眺漂海楼

漂海楼

◎ 郑宽学

来到南溪,我最爱说的一句话:“我漂洋过海来看你!”然而,在四川,宜宾,南溪,并没有海,是什么让我说出了这样的话语?

长江岸上,矗立着一段1000余米的古城墙,间隔不远,又会出现一座古城楼,楼下门洞大开,望瀛门、文明门、广福门三座城门背城临江。几百年过去了,岁月不老,容颜依旧。

古城墙下的长江,水面宽阔,春天明净温和,夏日奔腾呼啸,一年四季,潮起潮落。在我的心里,这就是“海”。

长江上起雾的时候,我喜欢来到望瀛门城楼上看长江的背影,送长江水东流去。目光所及之处,影影绰绰之间,江中浮现出一座小岛,似真似幻,如海市蜃楼。那是瀛洲阁。望瀛门,远望瀛洲阁之门。“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苍茫云海间”,《山海经》上说,“海上有三座仙山,蓬莱、方丈、瀛洲”,蓬莱、方丈在东海上,原来,瀛洲在这里。

夏天,涨洪水的时候,我喜欢来到广福门外的码头上看长江的广阔。江水漫漫,浊浪滔天,面对如此景致,心中也会平添气势。更多的时候,南溪的天气晴好,我会来到古城墙上信步走上一阵子,然后落座文明门的城楼上,细品香茗。和风习习,一杯清茶一江水,如此惬意。坐在这儿,有些时候什么也不想,望着江水发呆;有些时候胡思乱想,让心灵之海泛滥成灾,想南溪古城的废与兴,想南溪的历史与人文,想南溪的前世与今生。

南溪古城墙有1400余年的历史,以前是夯土筑成的,明朝天顺年间(1457-1464)改为石头垒砌。

石砌城墙建好以后快一百年了,时光进入明嘉靖年间(1522-1566)。这时,南溪来了一位知县,名字叫高旸。高知县的政绩如何,时日过去得太久远,无考,但是他的诗却是写得杠杠的,非常棒。暂录一首《水月谣并序》,分享一下。

水月楼者,春元刘少梁道青城,方池翁所题也。余一日,偕少梁、乔梓及学博仰春周君乘暇到此,见楼台掩映,竹树交荫,俯瞰滩流,舟航迅发,真百年一瞬夕间耳。方池翁,予先大夫同年友也。予过青城,方池翁询及先大夫服食起居,宛然如故。因感而作,以志一时追念之思云尔。

鹭水潆洄漾月晶,琴山隐隐水弦声。

蟾宫龙窟相照应,时有婵娥佩珞璎。

仙子窥帘报东晓,岩前丹凤呼雏小。

鸾笙鼍鼓喧如雷,永年道士寻瑶草。

玉壶堂前浑太极,楼台杂沓琴声巧。

俯观画舸如走马,蒲牢稳坐石山下。

水月谣,即为水月楼写的歌谣。

水月楼又叫漂海楼,旧《南溪县志》上说:“漂海楼在县南岸。滨琴山之江,有巨石焉,在水者仰而立,在山者俯而踞。明浮屠隆月,因山石,穴其中,列以神像,接以堂宇,植以丛篁,隐然世外气象。昔人游览,石刻甚伙。”明代南溪人刘忠《重修漂海楼记》又说:“南溪古迹,观音禅林。隔大江之南,违县二三里许。其间危楼峭壁,修竹丛林。古所称琴山普陀岩也。”民国《南溪县志》再说:“漂海楼在县城江南岸琴山之腹,宋、元有寺曰普陀岩,一曰漂海楼。”

一长段文字,从宋朝说到民国,漂海楼究竟在哪里?在今天南溪区江南镇红伟二社丁丁石渡口码头上面,也可以这样描述,在南溪古城上游二三里的长江对岸琴山腹地一个叫普陀岩的地方。普陀岩美得很,巨石立于江边,“在水者仰而立,在山者俯而踞”。

高旸在序中说:“刘春元,字少梁,取道青城山,去请方池翁题写‘水月楼\’楼名。”又说道:“一天,我偕同刘少梁、乔梓和博士周仰春趁着空闲游览‘水月楼\’,见楼台掩映,竹树交荫,俯瞰滩流,舟航迅发,顿生感叹,‘真百年一瞬夕间耳\’。”继续说道:“方池翁,是我已过世父亲的同年好友。此次我路过青城,去拜望他,方老说到我父亲的服食起居,一件件历历在目,清晰如昨日。我因感念而作此诗,以志我一时追念之思。”

“鹭水潆洄漾月晶”,鹭水潆洄,鹭鹚常来楼外的水域;月晶,月亮的美称。“蟾宫龙窟”,天上和水底,月亮照映水中。“婵娥佩珞璎”,嫦娥佩戴着珠玉串成的装饰品。“鸾笙鼍鼓喧如雷”,鸾笙,本指萧史和秦穆公女吹箫乘莺成仙的故事,这里指管乐器,鼍(tuó)扬子鳄,鼍鼓,鼍皮制成的鼓。“永年道士寻瑶草”,永年,长生不老;瑶草,西王母瑶池边的奇花异草……

好美的意象。

此情此景,诗人神思飞越,视通万里,造出的景象虚虚实实,有动有静,画面绚丽,形象奇幻,人神交汇。读着读着,纵横飘逸的感觉,好像在读李白的诗。

长江之滨,普陀岩上,月光如水,水月相生,此楼取名“水月楼”再也贴切不过,为什么还要叫“漂海楼”呢?

“漂海楼”的名字叫得更早。据史料记载,宋元时期始建寺庙,名叫普陀岩,又名漂海楼。后有明代一云游高僧,法号隆月,因见此地背靠琴山,倚岩为楼,俯临大江,天朗气清时,凭栏顾看,西侧有平盖山、铁柱山,东侧有龙腾山、第一山等美景映入眼帘;阴云宿雾时,遥望此地,琴山浮动,蜃楼景幻,不可方物,于是便驻锡于此。成化十三年(1477)化缘积资依江岸突兀巨石而重修漂海楼。

明白了,“漂海楼”,漂,读音piāo,意取江雾烟云掩映下的佛寺如海市蜃楼。

如此美景,必然成为历代诗人游览的地方。诗人来了是要写诗的,大家都以“漂海楼”为题,写下了较多的同题诗。

李廷龙,字德化,湘阴人,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任四川监察御史期间来过南溪。他写的这首《漂海楼》是外地人题“漂海楼”的代表作之一。

飞凫摇麀巴渝水,问俗寻登江上楼。

徙倚闲云生石壁,凭轩清濑自灵邱。

鸟从竹里分新径,风在楹前动小钩。

相望川南民暤暤,一时经济与君收。

野鸭子欢快地游于东下巴渝的江水中,诗人访问民情风俗,登上高楼。倚靠窗前,闲看云雾悠闲地从石壁岩隙中飘出,山丘里溢出的清清溪水,从楼下浅滩上潺潺流过。……明丽清新,一派祥和。因为作者是监察御史,最后没忘了自己的身份,在诗的结尾歌颂了一下时政:地方官经国济民,老百姓遇到了清平时世。

刘景寅,南溪人,明弘治乙卯(1495)举人,癸丑(1493)进士(南溪“刘门四进士”之一)。为户部主事,陕西参政,卒于官所。他写的这首《漂海楼》是当地人题“漂海楼”的代表作之一。

漫尔登临一快哉,老僧与我共徘徊。

门前流水自消长,石上浮云闲往来。

俯仰不同今宇宙,等闲疑是小蓬莱。

呶呶写得游山记,莫使苍龙隐翠苔。

“快”,快意,快乐,游览的一种感觉;“自”“闲”,浮云、流水悠游闲逸;第三句说此地是不同凡俗的灵异境界。“呶呶写得游山记,莫使苍龙隐翠苔”,如此幽静闲适的山水风光,莫要让迂腐文人来唠叨,写出使人讨厌的游山记,让苍龙也吓得躲藏起来。呶呶,指没完没了的讲话,惹人讨厌。

读此诗,感受得到诗人清淡天和的心性和恬静淡泊的志趣。特喜爱“门前流水自消长,石上浮云闲往来”一句,绝无尘滓,空灵之至。

几百年下来,“漂海楼”之“海楼烟雨”意象已成为“南溪八景”之一,以一种特有的诗情画意,一种古朴典雅的美,并带着浓郁的人文情怀,令人悠然神往。

遗憾的是“漂海楼”于清光绪二年(1876)石崩损毁,后又因1957年修建县城粮仓为采石而将庙宇拆除,古迹从此不复存在。

但欣慰的是,2017年新“飘海楼”已异地重建,地址在南溪新城滨江景观带上。“漂海楼”参照腾王阁的整体设计,为典型的仿宋建筑,建筑层数有五层,其中正式层数三层,其余两层为夹层。整个建筑面积870多平方米,通高28.49米,寓意此楼地处北纬28.49度上。楼宇各直立面为绛红色,覆盖深蓝色琉璃瓦。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

“阳光耀眼,你比阳光还耀眼。只一眼的功夫,连流出去的长江水,也在回眸……”这是我笔下的“漂海楼”,有些漂亮,有些粗犷加豪放。不是我说大话,重建的“漂海楼”配得上这些句子。

南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溪区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