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胜斌:发扬传统美德 常怀感恩之心

宜宾日报 2018-09-10 01:02 大字

□本报记者 刘燕蓝

在南溪区留宾乡鲜明村,一提起曾胜斌,村民们都赞不绝口。

曾胜斌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独自担负抚养兄弟姐妹6人的家庭重担。从小母亲言传身教,教导曾胜斌和其他兄弟姐妹要诚实守信,要对客人热情,要“客人来了不翘嘴,多加一瓢水”;要热爱劳动、勤奋、节约、孝敬老人、不浪费,在母亲的教导下,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曾胜斌身上生根发芽。

勤劳创新 带动村民致富

2002年,在南溪区留宾乡政府、鲜明村村支两委的帮助下,曾胜斌种下了100亩茵红李。“以前在外打工,听到朋友说茵红李很好吃、产量高、耐运输,很有发展潜力。”据曾胜斌介绍,他在朋友的李园里发现这个品种的李子真的很好,经过3年时间的考察,他认为种植茵红李是一个赚钱的好机会,准备回到南溪与村民一起种植茵红李。

想带领村民一起种植茵红李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对于从未种植过李子的村民,对曾胜斌的做法提出了质疑和反对。

曾胜斌便对村民承诺,“你们先拿树苗去栽,三年成功后付树苗费2元一株,如果不成功你们一分钱都不付。”他还自己自费去学习茵红李管理技术,免费给群众做技术指导。不到3年的时间,一颗颗圆润饱满的茵红李挂满了树梢,村民看到茵红李结得又多又好,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纷纷提前把李苗费结清了。

尝到甜头的村民开始自费购买茵红李苗自己种,规模越搞越大,全乡茵红李种植规模发展到5000多亩,最好的土地每亩能收入1万多元,收入最多的农户年产值可达20万元。现在的留宾茵红李在南溪区面积最多,产量最高,质量最好,茵红李已成为留宾乡的名片。

孝老爱亲 促进家庭和谐

1992年,曾胜斌的岳父得了重病,医生说没有什么治疗希望了,家人都劝他放弃给治疗。但曾胜斌却依然每天给岳父按摩,早、中、晚从头到脚,扶着岳父去煅练。岳父的左手、左脚都没有知觉了,他把岳父的左手搭在自己的肩上,用右脚推岳父的左脚,走一步推一下,每天早、中、晚坚持一个小时。

40多天后奇迹发生了,岳父不用拐杖都能走路了。岳父感动地对他说:“曾胜斌,你对我好。”他认为,岳父抚养自己的女儿,给他成了一个家,但岳父他老人家自己什么都没有得到。老人有病,天大的事都要救老人,这应该是人的本能反应,是我们的基本道德。

“对老人,不能斤斤计较,不要与兄弟姐妹比,自己有多大的能力,尽心尽力就行。”曾胜斌常常对妻子说,条件好的不能与条件差的比,如果相互比,老人就过得不好。因为他对妻子的父母好,妻子也对他的母亲好,儿媳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体现在了日常生活里。

善良友爱 常怀感恩之心

坐公交、客车时,有老人、小孩、孕妇等,他都主动让坐,他认为别人有困难他帮助是举手之劳,对方说一声谢谢他是一种享受。他喜欢做公益事业,觉得做好事,要点滴做起。

有几次别人遇车祸,看到情况紧急,曾胜斌都发动群众和他一起伸出援助之手,把伤者抬上车,他说有可能这细微的动作会救回一个人的生命。在上个世纪90年代,曾胜斌就开始参加了无偿献血,他想如果献一次血有可能救一个人的命。

曾胜斌常说,自己虽然是一个农民,但是也要坚持对父母、对家庭、对国家存有感恩的心,要做到尽心尽责,传递正能量,这也是他做人的基本标准。

曾胜斌在2005年被评为南溪县留宾乡“优秀人才示范岗”;2008年授予“宜宾市劳动模范”;2012年表彰为“优秀农民工”;2013年被评为“农村致富带头人”。

宜宾榜样

——宜宾好人

新闻推荐

南溪区前进小学 建起“漂亮小房子”

晚报讯“建了漂亮的小房子后,教室电灯亮多了,黑板上的字看得清楚了,谢谢电工叔叔!”9月5日,南溪区前进小学的孩子站在“漂亮的...

南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溪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