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垃圾分类治理新路 打造清洁美丽幸福乡村

宜宾日报 2018-10-21 01:01 大字

□ 李华伟

近年来,筠连县塘坝乡以国家卫生乡镇创建为载体,以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为突破口,积极探索“1234”工作模式,不断深入推进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有效解决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投入难、分类收集难、运行维护难、长效管理难等问题,走出了一条科学、实用、可持续的洁美乡村治理之路。

一套流程运行——户定点、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户定点:根据农户居住的疏密程度,每3-8户选择一个相对居中点修建一个垃圾投放池,方便群众集中堆放。村收集:每个村民小组建1-2个垃圾分类收集站,每个村建3-5个堆沤池,由村保洁员分类收集。乡转运:乡环卫车每天到村分类收集站,将保洁员分类收集的不可回收垃圾进行统一清运。县处理:乡环卫车将各村收集的垃圾转装至大垃圾车,每天运输至县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

两次分类减量——农户初级分类、保洁人员精细分类。农户初次分类:将印制的《农户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发放宣传到户,农户产生的垃圾如纸板、塑料等可回收垃圾自行变卖,果皮、菜叶等可堆肥的有机垃圾倒入自家沼气池或临近的堆沤池发酵,剩余不能自行处理的垃圾集中倾倒至就近垃圾投放池,也可将分好类的垃圾直接放置分类收集站。保洁人员精细分类:村、组保洁人员对农户倾倒的垃圾,按照可回收、可堆肥、不可回收、建渣等其他四类标准进行细分,前三类垃圾转运至分类收集站或堆沤池处理,建筑垃圾用于填充乡村道路。

三级承担补助——县级投设施配备、乡级包转运维护、村级管日常保洁。县级投设施配备:垃圾收集设施和转运设备的一次性投入较大,所建设的垃圾投放池、分类收集站、堆沤池,和垃圾清运大小车辆,以及保洁员分类收集的“五小环卫工具”(小钳子、小铲子、小职服、小扫帚、小三轮)由县级财政投入统一采购配置。试点村共建垃圾投放站18个、分类收集站10个、堆沤池8个,配备大小清运车辆2台,“五小环卫工具”12套,共计投入30万元。乡级包转运维护:分类收集所需的垃圾桶、果皮箱、塑料袋,垃圾转运费(市场运作、承包管理)和车辆、工具维护费,以及宣传教育等工作经费由乡级财政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费用中予以解决,每年投入约20万元。村级管日常保洁:各村分组分段落实保洁员负责日常保洁,所需费用在村级公共运行经费中列支,平均每村每年约3万元。

四支队伍管理——农户主体队伍、专职保洁队伍、乡贤劝导队伍、乡村巡查队伍。农户主体队伍:各村建立《村规民约》,将环境卫生治理作为重要内容,按照“打扫干净、摆放整齐”的标准,定期组织家庭妇女交流学习、考核评比、张榜公开,营造“我的环境我负责”的自我管理氛围。专职保洁队伍:按地域将公路、街道、河道、公厕、停车站、文化广场、农贸市场等公共地段划分到各村组保洁员,实行全天候专职保洁和垃圾分类收集,由各村统一调度,负责日常考核奖惩。乡贤劝导队伍:各村分别组建一支由无职党员、退休干部和妇女代表、师生代表等组成的乡贤志愿劝导队伍,不定期开展文明劝导行动,引导全社会养成“爱护环境卫生,尊重劳动成果”良好习惯。乡村巡查队伍:制定《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考核办法》,乡联系村领导、驻村干部、村组干部实行包干责任制;乡治理办不定期组织巡查考核,根据评比结果发放流动红黄旗,曝光问责与经费奖励双管齐下,用经济杠杆和行政手段强力推进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共同建设洁美幸福乡村。

新闻推荐

坚守教书育人初心 ——记筠连县腾达镇中心校教师漆华英

——记筠连县腾达镇中心校教师漆华英

筠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筠连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