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体裁衣” 裁剪美丽新生活
□本报记者 罗友莉
44岁的潘强怎么也没想到,经历人生的低谷与沮丧后,能有机会迎来大逆转。
天刚亮,筠连县沐爱镇兴隆村五组的潘强已经开始忙碌起来。穿着短袖、背上背篼、拿上镰刀,潘强干劲十足地去自家地里割牛草。一刻钟不到,他就已经将背篼装满返回家中,来来回回几趟后,牛草堆满了牛圈旁的草料间,潘强额头上也冒出了不少细汗。
“累是有点累,不过这样干活路,过年硬是能见到钱哟!”用短袖随意揩了揩额头的细汗,潘强一边用铡草机铡、切草料,一边向记者说道,只有吃得苦才能过上甜日子。
四年前,潘强可没有这样的精神。在浙江做建筑小工的他不慎从建筑物上摔下,因为脚先着地,潘强保住了一条命,但右脚却受伤严重,最后不得不切掉右脚小拇指及旁边部分,伤残程度被评定为肢体残疾四级。大半年的时间里,潘强都只能靠着拐杖行走。“父母身体也不好,两个娃娃又在读书,我没打工了,收入也没得了,很恼火。”潘强说,当时完全靠着妻子胡常英务农、养牲口撑起了整个家。
“幸好来了扶贫政策,让我看到了希望。”2014年,潘强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除了扶贫政策以外,筠连县、沐爱镇的残联等相关部门也对他的家庭进行了帮扶。
据沐爱镇残联负责人黄夏辉介绍,残疾人贫困户作为最困难的群体之一,残联坚持“量体裁衣”式服务残疾人工作模式,以需求为导向实行“一人一策”的多元服务机制,将工作做到每个残疾人家里。实行入户调研机制,逐项了解残疾人家庭具体情况和个人意向,取得大量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后,精准录入“量服”平台,特别是对“两不愁、三保障”中的吃、穿、医疗、教育、住房安全等需求如实记录。通过入户调研反映的数据,结合现有资源与政策,“量体裁衣”制定服务方案,其中对有一定劳动力和发展愿景的残疾人进行产业扶持和社会保障,对突发因灾因病加重困难的残疾人给予大病救助和生活补助,聚智聚力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参与作用。
就去年数据显示,沐爱镇2017年共争取财政扶持残疾人资金17.6825万元;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直补1.9 万元;残疾人种养殖业技术免费培训56人;发放重度护理补贴546人34.867万元;居家托养服务50人;扶持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发展肉牛养殖42人,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无障碍改造80户,共计资金17.3万;发放扶贫对象生活补贴58人,共计13.7725万元。
潘强就是受益并且发展起来的残疾人之一。
“能干吃苦”“是个勤快人”“心善”……说起潘强,兴隆村村主任肖禄齐一个劲儿地称赞。“有些贫困户可能等靠要的思想严重,但是他们家就不一样,发展不说,还用心,钻得进去。”肖禄齐说。
养猪、养牛、养兔子、种李子树、种茶树,潘强一家将社会各界对他的帮扶转化为了实际行动。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潘强家不仅扎扎实实脱了贫,日子更是过得有滋有味。如今,家中20余头牛,40多头猪,8亩茶叶间种12余亩李子树,潘强说话底气十足。
不得不说,“量体裁衣”,为潘强一家裁剪出了美丽新生活。
宜宾榜样
脱贫攻坚的带头人
新闻推荐
本报讯(周万刚)日前,筠连县地税局被该县人民政府授予“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筠连县地税局认真贯彻执行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扎实做好残保金征收工作,做到应收尽收、该减就减。抓好政策宣...
筠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筠连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