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大山深处的体育梦 ——记筠连县蒿坝镇中心校教师范钦刚

四川科技报 2018-02-09 08:50 大字

[摘要]——记筠连县蒿坝镇中心校教师范钦刚

“接球的时候要大喊‘三威胁\’!”

“三威胁……”

“声音太小,重来!”

“三威胁!”

“这才对!打球首先要有精、气、神,下一组!”

宜宾市筠连县蒿坝镇中心校的篮球场上传出阵阵呼喊声,笔者看到,该校教练范钦刚正领着25个小球员在进行训练。这个身高1.68米、体型微胖的篮球教练,其实是一名山村语文老师。

范钦刚从来没参加过专业篮球训练,但这并不影响他带领的篮球队长期“霸占”着市里初中女子组的冠军。同样的,他也用他的坚持给山里的女孩树立了走出大山的勇气。

2017年12月19日,范钦刚荣获2017体坛风云人物年度大众体育精神奖提名,2018年1月20日,他赴北京参加了颁奖盛典。

质疑声中建起篮球队

蒿坝镇四面环山,交通极其不便,外出务工和种植业成为了当地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

1992年,范钦刚从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偏远的蒿坝中心校任教。从教伊始,范钦刚教的是语文。说起成立女子篮球队的初衷,范钦刚的想法很简单:“我自己喜欢篮球,想让这些山区孩子通过篮球运动体会到成长的快乐。”

2005年,范钦刚向学校校长建议成立一支女子篮球队,当时范钦刚还承担着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任务。学校要成立女子篮球队的消息一传开,范钦刚就受到多方质疑。家长们极不理解:“都是山里的女娃娃,她们去练什么篮球,抱着球跑还差不多。”“教娃娃读书就尽了老师的本分了,练篮球能当饭吃?”……面对质疑,范钦刚并没有退缩,通过班会、家访等形式与家长沟通,使他们在思想上有了很大转变。一番周折后,蒿坝中心校首支女子篮球队终于在2005年9月成立了,第一届坚持训练的队员有13名。

自刻光盘当训练教材

女子篮球队成立后,摆在范钦刚面前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怎样教学,“我对怎样教学完全是一窍不通,还好,当时在央视体育频道看到了张卫平的篮球教学视频,我就托人帮我下载了全套教学视频并刻成10多张光盘,现学现教。”就这样,怀揣着忐忑,范钦刚开始了篮球教练生涯。“第一堂课是传接球。我看着接球的女孩们一个个欢天喜地,我知道,她们能在篮球课上找到快乐。”回忆往事,范钦刚满足地说。

球队成立之初,6个廉价的橡胶篮球和几把自制的铁锁、一床薄薄的草甸就是篮球队的所有设备,一间20平方米的保管室是篮球队唯一的室内训练场所。蒿坝镇雨雾天气多,狭窄的保管室成为了恶劣天气的补充训练场地。第一批女篮队员谢晓芹回忆说:“保管室太小了,我们活动不开,下雨下雪时范老师就打把伞在外面喊口令,我们就在教学楼跑楼梯。”尽管条件艰苦,但是范钦刚和队员们始终坚持着。

命运因篮球而改变

从2007年4月球队首次代表筠连县参加宜宾市中小学生篮球运动会夺得初中组冠军开始,到现在,除了2008年、2012年外,该球队包揽了该项赛事的所有冠军,名震川南。

“看着孩子们捧着奖杯、奖牌时的天真笑脸,我知道,是篮球把孩子们带出了大山,是运动为孩子们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范钦刚说。

因为篮球,这些山里女孩的人生轨迹悄然改变了,范钦刚带领的队员已有20多人先后进入了重点中学,首批队员中5人顺利进入大学,其中有3人成为了体育老师。谢晓芹被保送进入高中,高考时又以特长生资格顺利考进大学,学习篮球专业。毕业后,她回到母校,从学生变成了范钦刚的同事。

目前,范钦刚篮球队里的25名队员,从小学四年级到初二的女学生都有,身高最高的不过1.6米,最矮的只有1.3米。“打篮球身高很重要,我从来没有按身高来挑选队员,只要她们喜欢就好。”范钦刚说。

而且在范钦刚的鼓励下,这些篮球的小队员们也树立了自己的“小目标”,不止一位小队员告诉笔者:“我要好好打球,以后到县城读高中,考上大学,成为一位体育老师。”(欧鹏)

新闻推荐

宜一中:召开“初高中一体化”联盟阶段总结会

本报讯(叶欣)近日,宜宾市一中召开了“初高中一体化”联盟阶段总结会议。来自长宁培风中学、筠连县二中、兴文香山中学、高县柳湖中学、宜宾市五初中、宜宾市八中、翠屏区宗场中学等15所成员学校代表...

筠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筠连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