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让脱贫攻坚与法治同行 ——筠连县法治扶贫“同心扶助”重实效

宜宾日报 2017-08-06 01:35 大字

[摘要]——筠连县法治扶贫“同心扶助”重实效

◆通过建立贫困村免费法律顾问制度,组织村务法律“体检”、参与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跟踪服务贫困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方式,为贫困村(户)提供全方位免费法律服务。

◆实现“警力下沉、警务前移、服务延伸”的工作模式,群众在找法求助时直接有了“接头人”。

◆该县已在18个乡(镇)建立法律援助站23个,规范化工作站10个,在243个村、14个社区设有法律援助联络员。

□张择君

在脱贫攻坚工作的推进中,筠连县以“脱贫攻坚、法治同行”同心扶助工程为主题,通过实施“法治宣传引领、法律服务利民、法律援助便民、人民调解安民、对口帮扶为民、服务集体经济组织”六大“同心工程”,让扶贫攻坚与法治扶贫的有机相融有了载体。

近日,筠连县高坪苗族乡麻园村邱家组的刘云开,拿着手中的“法律援助现身说法稿”,准备着再一次向乡邻“说法”。

“我讲法的题目是‘法律援助维护了我的合法权益\’。”刘云开说,自己夫妻俩的遭遇,就是一次法治扶贫的典型例子。

去年1月,刘云开37岁的妻子王俊其在骑着摩托车赶集的路上,遭遇了一场车祸:一辆小轿车在超车时与其发生了追尾。事故造成王俊其被碰掉两颗牙齿,并造成面部擦伤。经司法鉴定为轻伤,需进行更换牙齿5颗、祛疤等治疗,所需费用为3万元左右。

“既搞不清楚也弄不明白。”在法律知识上并没有多少“存储”的刘云开夫妇与小轿车车主、保险公司前前后后多次协商,最好的结果是得到“赔偿1.2万元”,与他们的治疗费用相差甚远。“差距太大了,对于我们收入困难的家庭来说,真的是雪上又加霜。”

想起扶贫工作队的“脱贫攻坚、法治同行”宣传,刘云开按照相关程序,很快申请了法律援助。说起打官司的事情,刘云开满心的感激:在争取第二次司法鉴定中,法律援助律师亲自跑医院帮其办理原始病历,跑部门协调处理……经过前后5次开庭,在2016年9月,保险公司在法庭上当场赔付刘云开夫妇2.6万元。

脱贫攻坚、法治同行。筠连县在对刘云开的法律援助事件的总结中,对于法治扶贫中困难群众寻求法律帮助的途径、方法、程序等,均展开了一系列探索与创新。

在实际工作推进中,该县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法律服务职能作用,通过建立贫困村免费法律顾问制度,以及组织村务法律“体检”、参与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跟踪服务贫困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农村法治宣传等方式,为贫困村(户)提供全方位免费法律服务,实现“村级管理民主规范、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自觉行为、矛盾纠纷村内化解、乡风文明社会稳定”的工作目标,从而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

“今年6月,县委、县政府下发了《筠连县开展贫困村‘一村四警\’法治扶贫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筠连县司法局副局长余送敏说,“一村四警”的创新推出,就是实现引导公检法司各部门法治资源的高效整合,实现法治扶贫到村到户到人,逐步构建法治扶贫工作长效机制。

据悉,“四警”由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各系统选派推荐法律专业人员组成,即实现了“警力下沉、警务前移、服务延伸”的工作模式,也让群众在找法求助时直接有了“接头人”。

“以前,对于常用的法律法规不熟悉。一遇到需要依靠法律解决的问题,是又晕又怕。往往搞得晕头转向,心里头还始终是悬着的。”说起生活中找法依法的事情,正在参加普法培训的高坪苗族乡麻园村的贫困户们,纷纷说着曾经的感受:“现在,一张卡上印着四个法律明白人。一问,啥都懂了!”

筠连县通过公示“警民联系牌”、“警民联系卡”等方式,将“四警”的基本信息进行公示,确保了群众的知晓率。同时,通过定期到联系村组织座谈、以案说法和电话联系等方式,做好联系村稳定维护、矛盾化解、治安秩序整治等工作,实现警民之间“零距离”沟通。

目前,仅在法律援助扶贫工作的开展上,该县已在18个乡(镇)建立法律援助站23个,规范化工作站10个,在243个村、14个社区设有法律援助联络员,形成了“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接待群众法律咨询10443件,完成法律援助民生工程13955人次,为当事人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2983余万元。

学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

推动宜宾新一轮大发展

新闻推荐

宜宾市文化惠民扶贫系列报道之四 向上向善 文明新风劲吹拂 ——精神文明建设聚集脱贫攻坚正能量

——精神文明建设聚集脱贫攻坚正能量

筠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筠连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